有用的涨知识网有用的涨知识网

有用的涨知识网
一起学习分享有用的涨知识网

新手求教多肉怎么养?

更新:好多小伙伴问批发多肉的大棚主微信,人家好像不干这个了,我再去帮大家找别的大棚主哈,找到了会再更新。

本文目录:

一、速成版新手养肉方法。

二、养好多肉的几个条件:

⦁ 多肉的良好外在生长环境是什么。

⦁ 多肉如何配土。

⦁ 如何通过施肥使多肉长的更好看。

⦁ 如何防止病虫害。

三、我与室内养肉的抗争史。

四、其他琐事:

⦁ 一些好用的多肉工具。

⦁ 一些培育多肉的技巧。

⦁ 肉友提问精选和解答。

================================

先来几颗缀化多肉镇楼:

================================

一、速成版新手养肉方法:

⦁ 露养;

⦁ 土里至少50%颗粒;

⦁ 管住爱浇水的手。

如果你没有时间看长篇大论,又想把多肉养的说得过去,那就以以上三点为基础。

如果以上三点中的某些点做不到,那么均有替代的办法。下文会有写。

当然了,养好多肉主要是把握方法,不必过度要求精确的数据。

比如:配土时,不要纠结于某种土的比例到底是占30%还是40%。大致比例差不多就可以了,多些少些都没事儿,少个一两种土也没事儿,用某种颗粒土换另外一种颗粒土也没事儿。

也不要局限在:露养时气温不宜超过30度。因此31度时就一定不行,29度时就可以放心大胆。知道高温对多肉不好就是了,具体自家是什么样的情况,自己来把握。

再比如:红陶盆透气性最好,因此种多肉就全用红陶盆,弄得跟花卉市场外面的路边摊儿似的。红陶盆固然好,但是陶瓷盆、木头盆、塑料盆、甚至没有底孔的马克杯都可以养好肉。用了红陶盆也未必能为多肉增光添彩多少,相反,陶瓷盆、木头盆本身就是艺术品,跟多肉配起来,照相更好看。

(插图:阳台露养的多肉)

================================

二、养好多肉的几个条件:

新手肉友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

⦁ 为什么我的多肉越长越高/越长越瘦/越长越稀疏?

⦁ 为什么我的多肉颜色越来越绿?

⦁ 为什么我的多肉老会死亡?

⦁ (当然了最多的还是问我养的多肉是什么品种……)

我大概总结下新手养多肉的一些习惯啊,各位看看我总结的对不对:

⦁ 用网店直接买来的多肉土种植多肉。

⦁ 把多肉放在书桌上、窗台上、飘窗里。

⦁ 每天都控制不住浇水的手。

咱们能买到的多肉,基本上都是出自大棚养殖,然而咱们买到了多肉后,自己养殖的室内环境,普遍远差于大棚。

所以,多肉徒长、褪色都是在所难免的。

露养是最好的解决徒长、褪色的方法。但是我了解很多肉友家里/办公室没法露养,只能在室内养。

我这篇回答,也是希望能够通过我两年来与室内养殖多肉抗争的经验,让各位肉友的多肉尽可能少的徒长、褪色。

针对以上问题,若要解决,要从以下问题谈起:

⦁ 多肉的良好外在生长环境是什么。

⦁ 多肉如何配土。

⦁ 如何通过施肥使多肉长的更好看。

⦁ 如何防止病虫害。

(插图:阳台露养的多肉)

那么,下面我们来逐一阐述:

⦁ 多肉的良好外在生长环境是什么:(重要程度降序)

① 良好的无阻挡的光照;

② 较大的昼夜温差;

③ 相对较高的空气湿度;

④ 通风。

那么,室内环境下,要如何尽可能做到以上这些点呢?

由简单到难来回答:

④ 通风;

③ 较大的昼夜温差

露养的环境不必多说,这两点不用担心。

不能露养的话,就尽量放在窗边。春夏秋三季因为可以一直开窗,所以窗台上的温差、光照、通风与窗户外露养差别不大。

通风主要是为了使多肉不会因气温过高而闷热至死。同时也可以使土内水分尽快挥发。减少滋生细菌的概率。

温差是多肉上色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人为的凭空制造高温差比较困难。

办公室封闭环境暂时无解。

② 较大的空气湿度:

答主坐标北京,空气湿度只有10%,就把鱼缸搬到了多肉附近,不过也是杯水车薪。

我想无论我怎么做也没办法改变这个,也就不做奢求了。

(老司机们如有好办法可以留言,我会更新到这里,并署你的名字)

① 良好的无阻挡的光照:

主要说说这点,多肉上色的主要原因,即是充足的光照,为什么?

多肉原生地区,自然光照都很足(其实就是紫外线很足),植物为了保护自身不被晒死,会把自身的色素都顶到最外层以抵挡过多的光照(也就是紫外线)。不同品种的多肉,色素也是不同的,所以会出现五颜六色的多肉植物。同样的,如果光照不足,植物也不必把色素顶出来,褪色也就是这个原因喽。

那么,阳光也能照进室内啊,为什么还会褪色?

因为有玻璃阻挡。玻璃会阻挡绝大多数的紫外线,因此虽然阳光能照进室内,但是促使植物上色的紫外线,已经很少了。

当然了,二木的开挂玻璃阳光房养多肉,还能养这么好,佩服佩服。虽然是玻璃房,但是其他因素很厉害,威海的湿度、温差,啧啧啧……(二木大神说过一次,威海山上,晚上的温度很低,但白天的温度比较高。有一次阴天,二木就没上山给温室开窗通风降温。然后突然天就晴了,二木赶紧上山,发现大棚里已经有一些多肉晒伤了。这点倒是足以证明温差有多大。)

所以,如果做不到这些点,就不要奢求隔着玻璃上色了。(再次佩服二木

(插图:阳台露养的多肉)

==============================

⦁插播:我与室内养肉的抗争史。

冬天不能露养的时候,只能把多肉拿回屋里。

但是家里没有独立阳台,也没有玻璃房。房间里暖气都足,昼夜几乎没有温差。这边窗户朝东,只有清晨上午有阳光,中午就没有了,再加上有玻璃阻隔,基本上紫外线严重不足。

前文说到:玻璃会阻挡绝大多数紫外线。那么室内隔着玻璃,如何补充紫外线?

用多肉补光灯。

管用吗?达不到自然光照效果,但是减少褪色的幅度、减缓徒长,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先上几张图。

下图红圈中的四盏灯,都是补光灯。

灯打开后,是这个样:(花少了是因为都放出去露养了)

至于补光灯的选择,淘宝上有很多。

答主目前使用过两个规格的:

① 14蓝+4红,18W:

最早开始用的一个规格,辐射面比较广,适用于成株、叶插苗。

如果你有很多的多肉,可以用这个。

② 10蓝+2红,24W:

去年冬天开始用的,听店主介绍是新产品。瓦数明显有提升,但范围小了一些,更聚光。这个光线较强,尽量不直射叶插苗。

如果你的多肉不多,且都是成株,可以用这个。用下来感觉瓦数高的的确效果更好。

灯光不宜过高,恐怕效果减退。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灯也具有杀菌的作用,因此不要长时间照到人、鱼缸等生物,恐有影响。

至于光照时间,不宜全天照射,晚上的时候也要给多肉留下呼吸休息的时间。可以用定时开关的装置,淘宝有卖。我是定时早6点——晚8点自动打开,其余时间关闭,为的是尽可能模拟自然环境下的光照。我比较心急,就开到了10点。这个可自由调节。

那么说,补光灯的效果如何?

我做了个测试:

我找了12组多肉,一组两盆,同一个品种。

一盆在补光灯下,另一盆在室内环境下(模拟办公室、室内养肉环境)。

也试用了仙珍园多肉防徒宝和细胞动力素。

左边为用补光灯+药,右侧正常室内环境。

约半个月后的对比如下:

↑秋丽+乙女心+观音莲拼盆:效果明显。

防徒+防褪色都做得比较好。右侧已经有明显徒长褪色的趋势。

旭鹤:效果明显。

补光+用药后,能明显看到颜色、个头都有明显不同。

↑蓝石莲大颗:效果一般。

左边有补光和药,能看出颜色保全了些。右侧已经明显摊大饼了(即叶片朝下)

↑紫乐:效果明显。

对比差异明显,补光用药后颜色、防徒效果很好。右侧已经褪色较严重。

↑千佛手:效果一般。

这个品种特殊,就算不出状态,哪怕是徒长也绿的很好看。

但是也能看出差别,左边补光后叶尖稍红,些许果冻色。

↑花月夜小颗:效果明显。

可能有些肉友认为右侧更好,因为更高更大了。实则不然。

照这个势头下去,右侧迟早是要摊大饼穿裙子的。

↑蒂亚:效果一般。

对比来看,补光+用药后,个头长达了很多,也壮了些。右侧感觉命不久矣了。

↑巧克力方砖:效果明显。

补光+用药后,左侧颜色保持的很好,右侧叶片根部已经褪色。

↑女稚:效果一般。

这个品种实在不建议大家养,出不出状态都不好看……

↑黄丽:效果一般。

左侧颜色更黄,只是答主大意了忘交了一次水,拍照时才发现,导致左侧比较缺水。

右侧叶片根部褪色比较明显。但还是很健康茁壮的。

春天刚开始的时候,准备把室内的多肉都搬到外面露养。

就在折腾花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盆:

这是一株三头丽莲娜,右侧是主头,左侧的两个都是小侧头。

这一盆放的位置比较靠边,只有右侧主头能接受到补光灯照射,左侧的小头被阴影遮住了,无法接受补光。

效果不言而喻了吧?

(插图:几颗缀化多肉)

===============================

⦁ 多肉如何配土

关于配土,这里面学问比较深。大神们的文章也比较多,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把握一个要点就好了,就是:多加颗粒。

颗粒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类似碎石子大小的颗粒土,与泥炭土、细沙在外形上形成鲜明对比的。

Q:为什么颗粒土要多?

A:有营养什么的我先不说,就说一点:新手们普遍控制不住浇水的手,多加颗粒土能尽量减少水多对多肉的不良影响。

Q:为什么水多会有不良影响?

1.保持湿润的土壤是病菌滋生的温床。黑腐病多因为此。

2.过多的水分带来过多营养,多肉徒长,它也是原因之一。

当然了,能控制住浇水的手自然是最好,但是相信我,控制不住的(耐克嘴)。

Q:那怎么办能减少不良影响呢?

A:自然就是多加颗粒土了。

Q:为什么呢?

A:颗粒个头大,一盆颗粒土中间的间隙空间也大。一方面,浇进去的水,顺着空隙就流走了,因此土壤里不会存水。同时,空隙多的话,也方便植物根系的呼吸,以及新根的生长。也就自然减少了上述问题的影响。

Q:那么如何选择用什么颗粒土?

A:颗粒土种类繁多,先看图:

答主在本文开头时说过:

配土时,不要纠结于某种土的比例到底是占30%还是40%。大致比例差不多就可以了,多些少些都没事儿,少个一两种土也没事儿,用某种颗粒土换另外一种颗粒土也没事儿。

上面这张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均为近些年此消彼长各自火过的颗粒土。也是目前多肉配土中的常用颗粒。

麦饭石:中间两个就是近期大名鼎鼎的麦饭石了。麦饭石有两种,一种是黄金麦饭石,土黄色,营养元素较多,但比较易碎,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另外一种是硬质麦饭石,灰白色,比较硬不易碎。所以我一直是两者等比例混合用。

绿沸石:上侧左一。圈内认可度很高,营养价值出色,又因为是绿色的比较好看也多得肉友喜爱。

桐生砂:上侧左二:质地很硬,很难粉碎,用于养十二卷类多肉的比较多。

火山石:上侧右一。最初火起来的颗粒土,近些年名气小了很多。用于其他花的比较多。

赤玉土:上侧右二。火山灰堆积而成,在日本使用比较广泛,在国内价值不菲,这也是赤玉土在国内的地位被麦饭石取代的原因之一。

以上这几种土,分则弱合则强。放在一起,就叫虹彩石。

当然了,良心的卖家在虹彩石中也会添加奥绿肥和多菌灵。

图省事的肉友,用它就是了。

记得一点,虹彩石是当做颗粒用来拌土的。我看过很多肉友用虹彩石只做铺面用,是不对的。铺面石,我们之后会说到。

河沙、白石子:下侧左一、二。两种比较好看的铺面石。铺面的作用是什么?防止水土流失以及美观。不图美观的肉友大可以不铺面。

细沙:下侧左三。配土时,非颗粒土的那部分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但不必太多,目的是稍作保湿。因此用于小苗、叶插比较多。成株和老桩用的不多。答主图中这个细沙,其实是麦饭石的细碎。

稻壳炭:下侧右三。黑色的碳碎末,多用来提高土壤温度,在圈内褒贬不一,贬是因为其会烧苗。答主并没有大批量使用过,因此不多说。为保险起见,各位肉友也谨慎使用。

蛭石:下侧右一、二。首先声明:蛭石不是颗粒,不能当做颗粒使用。蛭石是锁水比较好的材质,也非常轻,多用来作为叶插的表层土,以帮助小苗尽快生根、补水。

Q:颗粒在土壤里的占比是多少?

A:要看多肉的大小和年龄。小苗的话,对于营养吸收的要求比较高,那么,可以颗粒与其他土各一半。多肉的个头越大、年龄越长,颗粒土的占比都最好加大。换句话说,每年换盆的时候,都在土中加入更多的颗粒。答主自己现在基本上是80%左右的麦饭石了。对于老桩,想让多肉保持造型的话,可以全部用麦饭石。

(插图:阳台露养的多肉)

============================

⦁ 如何通过施肥使多肉长的更好看

常用的多肉肥料有这么几种:

1.奥绿肥A2:

价格:10元左右,250g。

黄色颗粒状,常见的缓释肥。

什么叫缓释肥呢?就是遇到水汽后会缓慢溶化的肥料。好处是会持续释放肥力,一般持续5-8个月。撒在土里即可。平时每次浇花的时候,自然就是施肥了。因此效果不会非常明显,一般在配土时添加,有备无患,图个心安。

注意的是,奥绿肥有很多个型号,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话。多肉的话,有专门的型号A2。

2.播种美好:

价格:25元左右,100ml。

淡绿色液体,据说是韩国那边传来的肥料。相比之下就比较贵了,但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也一直在用(当然不要每次浇水都用)。一般有灌根和叶面喷施两种用法,相辅相成。灌根(即向土里浇水)的话,需要稀释40倍。叶面喷施的话,需要稀释60倍,不然的话,肥力太强会腐蚀叶面,出现一大片水斑,很是不好看。

3.细胞分裂素

价格:25元,10ml。

多肉黑科技之一,堪比多肉界的九阴真经、七伤拳,均属纯招式,内力不够的话终将自取灭亡。我也在不断尝试这种药水,很贵,一小瓶就要25,一般还不包邮,还要配合针管注射器使用,不太方便。

使用起来也是有诸多步骤。一般用于老桩的多肉,先把中下层的叶片拿掉,露出杆子,重要的是露出生长点。然后用注射器吸入药水,注射入生长点当中。如果碰到已经木质化的杆子,可以用针头刺破注射。一株植物注射1-2下即可。多了的话,植物真的受不了。

效果真是杠杠好,整颗植物处处爆头。但为什么说这药是九阴真经、七伤拳呢?因为爆了这么多头的植物,接下来会非常需求水分和营养,稍有不慎,整颗植物就会迅速枯萎死亡。

我在测试期间,有好几颗老桩都因此干枯而死,而且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我感觉就是几天的时间),圣光都拉不回来。

以上两颗就是实验。

看得出来爆了很多头,但是成活有些困难,甚至连主头都已经有枯萎死亡的趋势。

答主目前已经更换成泥炭土含量稍高的土,且追加了肥料,目前正在观察进展。

当然了,后来我发现了一种更便捷的药,图中的细胞分裂素喷雾。

简单来说,就是把这个细胞分裂素进行了优化(具体原理不清楚,但的确柔和了许多)。用起来也方便了,不用买针管注射器了。喷雾就可以。

至于效果,答主现在也在测试当中,有进展会更新到这里。

==============================

⦁ 如何防止病虫害

多肉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这么几个:

① 蚧壳虫;

最常见的多肉杀手。白色的小虫子,孜然粒大小。生活在多肉叶片背面和根部。以啃咬、吸食多肉中的营养物质作为活命手段。一旦发现一只,基本上就能发现一群。吸食完一颗后,还会战略转移,一盆生虫,这一片的多肉基本上都难幸免于难。

处理方式:

杀虫阶段,一种方式是把蚧壳虫冲洗掉,把喷壶的喷头调成水柱,连喷几下就能把蚧壳虫喷飞。有条件的话,把多肉拔出来用水冲洗干净,目的是把蚧壳虫留下的粘液清洗掉。

也可以用药:你一定听说过一种叫护花神的药。稀释后喷洒在植物上可杀蚧壳虫。答主最初也是用他,但可惜见效慢,一次两次还无法根除。

答主是个急性子等不了,之后就改用【特福力】了。

价格:50元(50ml)。稀释1500倍使用。

另一种蚧壳虫是根粉蚧壳虫,比蚧壳虫小,一般都在土里,吸食多肉根中的营养为生。一般不翻盆的话发现不了。所以平时以预防为主。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网店或大棚买来的多肉,记得把自带的土全部扔掉,换上自己的土。一般来说,大棚育苗为了降低成本,所用的土以椰糠+泥炭土+珍珠岩为主。这类配土前期透气性比较好,价格低廉,但是一年后极易板结。最重要的是,这个土里面有可能有蚧壳虫卵。小不忍则乱大谋,别因为一时的不舍得扔土而导致蚧壳虫大爆发。

当然了,答主还是用特福力灌根,在预防蚧壳虫的时候,连根粉蚧一同预防了。

黑腐病

多肉癌症。目前无有效治愈手段,仅以预防为主。

至于黑腐病的病发原因,多为细菌感染。

滋生细菌的原因,多数情况为湿热的土壤,以及由于蚧壳虫等虫子啃咬,导致多肉伤口感染烟煤病导致。

蚧壳虫的解决方法上边有说。那么如何避免湿热的土壤就是关键。夏天,就是黑腐病高发期,强如二木大神,也提到过每年夏天都会损失不少盆多肉。

夏天气温最高,这一点无可避免。如果放到空调房里,徒长而保命,也并非肉友心意。那么,请做好以下三点:

① 严格控水:大部分多肉夏季遇高温便休眠,停止生长,自然也就极大减少了水分的吸收。因此依然盲目的给水,只会致使盆土潮湿。当然,整个夏天不可能完全不浇水,将浇水时间把握在清晨或傍晚即可,因为那时的气温最低。

② 保持良好通风,适当遮阴:露养+遮阴依然为多肉度夏的最佳方式。

③ 配土多颗粒:保证土壤中的空隙,以便更好的通风。答主配土比较极端,由于很少有小苗,因此配土基本90%以上都是各类颗粒。

当然了,就算做的再好,夏天多肉黑腐也是难以避免的,只不过是多或少的问题。这也是大自然的优胜劣汰,无法逆转。

⦁ 晒伤/冻伤;

夏天气温高于30度时,阳光一般都比较强烈。高温+曝晒的环境下,多肉会被晒伤,尤其是在叶面有积水的情况下。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把浇水时间把握在清晨或傍晚,且要拭去多肉表面积水的原因。因为多肉叶片里主要也是水,叶片外面也是积水,而两者之间只有薄薄的一层皮。高温曝晒的情况下,页面积水会升温,连同叶片内部的水也升温,不死还等个啥。

冬天气温低于0度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叶片内部的水份结冰,等着它的还是一死。

解救方法:如果不是整株黑腐,那么及时砍掉黑死的部分,其余部分拿进室内。由于没有了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因此对砍头后的伤口涂些多菌灵粉末。

(插图:阳台露养的多肉)

================================

四、其他琐事

⦁ 一些好用的多肉工具:

1.弯嘴镊子:

大部分的多肉,生长正常的话,底部的叶子会逐渐干瘪、干枯。几周不管的话,干枯的叶子就能一大片,把多肉底部塞的满满当当。

春秋两季,这些干枯的叶片,加上干燥且通风不畅的环境,极易滋生蚧壳虫。因此最好定期将干枯的叶子处理掉(此方法针对大多数多肉,个别品种由于需要干枯叶片保护,姑且不论)。然而处理干枯叶子的好帮手,就是弯嘴镊子。非常顺手。

2.桶铲:

拌土、铲土好帮手,量大。基本上一铲子的量就是一个小黑方。

3.小勺:

铺面用,小巧灵活,属于特殊工种。勺把不要太长的。

4.小黑方/托架:

对于家中多肉太多的肉友来说,小黑方比花盆效率更高。

答主家多肉刚有规模的时候,都是用花盆,各种外形的非常好看。但是无奈地方就这么大,花盆大小形状不一,中间空隙很大,很浪费空间。

后来多肉多了很多,就改用小黑方了。一颗成株在7cm小黑方里正合适。单位空间利用完美。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多肉每年春天最好翻一次盆,目的是换掉可能已经板结的土壤。如果多肉太多盆的话,翻盆实在工作量非常大。答主也是上班族,并非专职玩多肉,自然就没有那么多时间。由于小黑方的材料是软的,平时没事儿从四周按压一下盆壁,就能松一松土。省事。

当然了,如果多肉盆数不多,还是用花盆吧,拍起照片来好看。

(插图:阳台露养的多肉)

=========================

⦁ 肉友提问精选和解答。

最近也一直有肉友在问我问题,超过半数都是在问我的这颗多肉是什么品种。

看了照片后,大部分照片中的多肉基本都是徒长和状态不太好的。对于这类照片,除非有明显特征,不然比较难判断出来的。尤其是国内近几年,大批量的杂交多肉出现,名字更是五花八门,长相差不多的多肉,名字就能有好几个。所以看图猜品种真的比较困难。

当然我也了解肉友们的心情:我得先知道这是什么品种,然后去网上搜这个品种的养殖方法,才能养好啊!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多肉,或者说肉友们普遍喜欢且种植的多肉,基本上都是拟石莲属、景天属、莲花掌属。这类多肉的养法都差不多,可以当成一样的养。因此不必纠结于到底是什么品种的多肉。

等把多肉养出状态后,是什么品种一看便知了。

(插图:阳台露养的多肉)

================================

利益相关:

⦁ 答主入坑3年,坐标北京。

①湿度低。

②夏天高温过35度,冬天低温过-10度。因此只有春秋可以露养。

③霾都,阳光照射时间相对短

⦁ 家中多肉800多盆。房间东西走向,窗户分别朝东、朝西。无飘窗,外挂铁栅栏。

(插图:缀化多肉集合)

答主其他答案推荐:

【摄影】

【多肉】

【咖啡】

【其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有用的涨知识网 » 新手求教多肉怎么养?
分享到: 更多 (0)

有用的涨知识网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