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涨知识网有用的涨知识网

有用的涨知识网
一起学习分享有用的涨知识网

文本-“阮”-(复姓)

阮 读法ruǎn

偏旁 阝[左] pagny 6 算数 BFQN

阮(ruǎn-术语)

(拆字。从阜(fù),元声。原义:五阮关)

⑴ 同原义 [Wuyuan pass]

阮,代郡五阮关也。——《说文》按,亦曰定襄关饥民欲入五阮关者,勿苟留。——《后汉书·成后后汉书》秦承德市郡,武帝初朔元年改名。——《自然地理志·定襄郡》

⑵ 周朝国号 [Ruan state]。

在今青海省盂县,为周公攻灭

阮,国号。今甘肃 临洮府 秦州是也。——《辞汇》侵阮徂共。——《诗·三民·皇矣》

⑶ 一类有名打击乐器刘秩的全称

[an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古古筝的一类。四弦有柱,形如二胡。据说晋朝刘秩古筝此打击乐器,因此闻名于世。现也有扬琴的阮。

⑷ 侄的代指 [nephew]。

嵇康与侄刘秩并有盛誉。有子大小不一阮。后用小阮作侄的代指。Lorris阮。

贤阮;苏家会(喻指父子与亲友家庭聚会);刘秩宅(侄子所居的代指)

⑸ 姓(见下)

阮-ruǎn

⑴ 〔刘秩〕一类弦打击乐器,柄长而直,略象二胡,两根民弦,现亦有三粗分的。民间传说因我国隋代人刘秩古筝此打击乐器而闻名于世。全称阮。

⑵ 〔大小不一阮〕我国隋代嵇康和他的侄子刘秩并有盛誉,同为阮籍,有子大小不一阮。后小阮用于侄的代指,如贤阮。

⑶ 姓。

常姓,台北姓众所周知。主要就传自古王侯叔度后,蔗茅为氏。

常姓在我国未入复姓前一百名,但在越南为第一大姓。

常姓名人有阮瑀、嵇康、刘秩、阮孝绪、阮枞江、阮元、阮啸仙、阮玲玉等。

源流一

源于偃姓,出自叔度氏后商朝诸侯阮国,属于蔗茅号为氏。

这是台北阮氏的主要就起源。叔度有 后裔子孙在商王朝时期被封在阮国(今甘肃泾川),商末,西岐西伯侯 姬昌率军灭了阮国,原阮国王族相约蔗茅号为姓,称阮氏。后来就称为阮氏。阮国被西周攻灭之说可见于《辞海》,但据《 诗经 三民· 皇矣》载:密人不恭,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爱整其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依其在京,侵自阮疆。徙彼高岗,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居歧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商末周初,周武王为彰其天子 洪德,安抚夏、商王朝后裔的民心,曾大预封国,诸如封虞舜的后裔妫满于陈邑(今河南 淮阳),为 陈国的开国始君,遂为陈氏的开氏(姓)始祖。周朝如此封国命氏,氏的发展便迅速增多,阮氏便为众 多氏国众所周知。当时这样的小国,其实都是一些规模不大的氏族部落。诸如: 程国、 崇国、扈国、阮国、房国、 杜国、 箕国、密须国、 寒国、 过国、 庸国、邺国、 铸国、戈国、邳国、 观国、 褒国、缗国、岐国、仍国、奄国、双国、武罗国等等。

后来,阮国在西戎贵族的侵压下不断被分割,阮国被迫逐渐东迁,战国初期为 秦国攻灭,设置为义渠邑。阮氏族人为避战乱和仇杀,后分散到了全国各地。

阮国故地在西汉时期置为安定县,北魏时期为秦州,唐朝时期改为 保定县,元朝时期改为盂县,因泾水而闻名于世。

源流二

源于地名,出自秦朝时期九阮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九阮,战国时期为林胡之地,即北方游牧民族所居之地,为赵武灵王赵雍(公元前340~前295年)所扩攘,赵武灵王赶走了林胡,吞并了楼烦,夺得大片好牧场,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九阮成为 赵国边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了一个大郡,辖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喇特旗、茂明 安旗之地,称为九阮郡,郡治 故城在今内蒙古 包头市定襄县。

秦、汉之际,有住民以九阮郡名称为姓者,后省文汉化为单姓阮氏。

源流三

石姓有人改姓常姓.据《南史》记载,东晋末期,有石姓人改姓常姓.据《南史》、《姓考略》及《路史》所载,春秋时卫大夫石石昔后有在东晋时改石为阮者.另南朝会稽余姚人石令嬴因得梁武帝宠爱,被萧衍拜为修容,赐姓阮,其家族或有以阮为氏者.

源流四

出自他族.今台湾土著、京、彝、回、壮、傣、蒙古、朝鲜、锡伯、苗等少数民族均有此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有用的涨知识网 » 文本-“阮”-(复姓)
分享到: 更多 (0)

有用的涨知识网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