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涨知识网有用的涨知识网

有用的涨知识网
一起学习分享有用的涨知识网

志愿军的封神之战,280人打败5600名美军,美军伤亡高达600人(为什么 志愿军)

在之前的文章里讲过了志愿军很多近乎神迹的防御战斗(参见:美军报告已打败中国人,军长大喜,立即飞往前线,接着他暴怒了以及美军自己都不敢相信:仅半天时间,三个连就被中国人打得只剩60人以及美军上尉:我终身难忘,一个士兵被中国人打断双腿,哀嚎着死去,以及美军上校愤怒地写下:被中国人打得,为了逃命连军装都扔了),但都排不到第一名。志愿军最牛的防御战斗是1951年10月1日至10月4日的天德山防御战斗。

1951年9月29日,美军第3师发起“清理行动2”(参见:这一仗,志愿军打了败仗,查美军战史才发现,原来打得这么牛),用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围攻志愿军47军最前沿的阵地——141师423团驻守的夜月山。美军第3师攻克夜月山后,得到命令要求加入美军第1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突击队行动”,发起时间为10月3日,美军第3师的任务是夺取天德山。

天德山,位于铁原西北,海拔476.8米,美军称为477高地,是铁原阻击战时志愿军63军的军指挥所所在地。铁原阻击战后,63军撤退铁原地区,美军骑兵第1师进占天德山,并将阵地一直推进。47军接防驿谷川一线阵地后,为配合东线的人民军夏季防御战斗,主动对美军骑兵第1师发起蚕食进攻,又夺取了天德山和夜月山。天德山和夜月山毗邻汉城至金化的公路、铁路。这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运输线的主动脉。天德山和夜月山被志愿军占领,意味着主动脉被切断,这种情况美军无法容忍。美军认为连级规模的战斗已无法夺回天德山、夜月山,遂发起军级规模进攻,意欲解除对其运输线的威胁。

美军第1军定下“突击队行动”计划后,美军第3师的“清理行动2”尚未夺取全部目标,美军第1军军长奥丹尼尔中将遂命令美军第3师师长索尔,先夺取“清理行动2”中的460高地、292高地,再和美军骑兵第1师一起发起“突击队行动”。

9月30日,美军第65团3营夺取志愿军423团的292高地,美军第3师遂停止在第65团方向的作战,决定集中全力夺取460高地,任务交给了美军第15团,夺取460高地后再参加“突击队行动”,拿下天德山,全师炮兵负责对第15团提供火力支援。

460高地其实正是志愿军422团5连天德山阵地的前沿阵地,志愿军称为天德山以东无名高地由3排驻守。5连,连长杨宝山、指导员阎成恩,全连130人(加强了8连1排)。

美军第15团团长奥尼尔上校

美军第15团团长奥尼尔上校认为,当面天德山和460高地的志愿军不过区区一个连,何必一个一个高地夺取,直接以两个营的兵力碾压过去,同时拿下天德山和460高地不就完事了么。因此奥尼尔骄狂地下令,2营从夜月山出发从西往东进攻460高地,3营从261.5高地出发,直接拿下天德山。奥尼尔狂言:“我一脚就能踹倒天德山,‘突击队行动’就让骑兵第1师自己干吧。”

10月1日7时30分,在两个半小时的地空火力准备后,美军第15团2营、3营从东南两路向天德山、460高地发起第一次进攻。美军投入兵力高达1700余人,敌我兵力对比为13:1。

460高地上志愿军422团5连3排布防情况如下:副排长宫景林率8班镇守前沿,其中宫景林和副班长等7人守阵地左前侧,班长尚玉芝等4人守正面;排长刘学武率7、9班于山后为预备队。在美军第一轮进攻中,志愿军3排实际投入兵力11人。

美军第一轮进攻是试探进攻,兵力为两个排。志愿军首先采用老战术,待美军进至30米范围再火力全开,成功击退美军进攻,志愿军方面宫景林等3人伤亡。于是8班班长尚玉芝接替指挥,而副连长张关福赶到3排指挥所。尚玉芝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他认为美军在试探进攻后必定发起强攻,而美军的作战特点是机枪敢于前出侧翼,压制我火力,掩护步兵突击。于是尚玉芝命令,第二战斗小组3人前往左前方山梁埋伏(此处是尚玉芝判断的美军机枪前出阵地),自己和其他4名战士在正面抗击。

美军第二次进攻直接动用了两个步兵连。果然不出尚玉芝所料,战斗刚刚打响,美军机枪组就向左侧山梁疾进,意欲占领阵地。当美军机枪手正在架枪之时,埋伏的第二战斗小组突然开火,全歼美军机枪组,反过来拿起机枪对美军侧翼猛烈扫射。遭此突然打击,美军战斗队形立即混乱,尚玉芝趁机率正面抗击部队发起反冲锋,再次击败美军进攻。

两次进攻后,美军已判定支援3排作战的志愿军迫击炮阵地位置,美军第15团2营以一个排的兵力佯攻460高地正面,以两个排的兵力迂回至460高地侧后偷袭迫击炮阵地。422团2营机炮连迫击炮1排猝不及防,炮兵手中只有一支步枪,眼看就要陷入灭顶之灾。炮兵们急中生智,用迫击炮平射的办法对着冲到眼前的美军步兵猛轰,在迫击炮弹和手榴弹雨中,偷袭的美军伤亡惨重,冲在第一波次的几乎没有活人。随即炮兵以80度大射角对后续美军继续打击,美军溃败。

美军第15团团长奥尼尔上校感觉不可思议,一个排阵地,一个营的兵力居然拿不下来。于是,美军还是老办法,招呼地空火力对460高地进行洗地。8班刚刚辛苦重新修复的工事再次全毁。在美军这次地空火力突击中,8班10人伤亡大半(7班补充了2人),剩下的战士刚刚在硝烟中抬起头,一个连的美军步兵又攻上来了。这个时候的战斗没有任何计谋和技巧,谁勇敢谁胜利。8班经过苦战,只剩2人,战士王兴福一边打一边喊:“第一枪为毛主席争光!第2枪为祖国争光!第3枪为湘西人民争光!第4枪为战友报仇!”

这时排长刘学武带着一个战斗小组对突入阵地的美军发起反击,刘学武手持机枪,边冲边打,战士李万发在他身侧猛扔手榴弹。激战中刘学武中弹倒地,战士谢丛恩立即跑过去捡起机枪继续射击,经苦战,3排再次击退美军进攻。给8班再次补充7班3名战士后,8班(5人)继续坚守前沿。美军这次进攻被打退后,士气大降,5名战士又连续打退美军七次进攻,最终自己只剩8班副班长1人。10月1日,美军第15团2营对460高地发起11次进攻,全部被击退,志愿军3排激战13个小时,投入战斗兵力17人,伤亡16人。23军著名战例“丁字山战斗”,防御兵力也是一个排,投入战斗兵力也是半个排,但美军投入战斗兵力是一个连。而460高地,美军是一个营。

美军2营打输了,3营一样是难兄难弟。美军第15团3营直接展开两个连向天德山南麓发起进攻。连长杨宝山指挥部队节节抗击,美军3营战术和2营不一样,突击队随打随补,始终保持建制完整,一波又一波发起冲击。战至16时,美军3营冲至主峰100处,我炮兵火力突然急袭,杨宝山立即组织部队投入反击,美军3营战败。

10月1日,天德山阵地的5连主力伤亡60余人,表现最好的是加强的8连1排,仅伤亡2人。

当天晚上,连长杨宝山和指导员阎成恩立即开会,总结一天战斗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3排和8连1排伤亡小、战果大的经验,422团给5连补兵80人,恢复建制,准备次日再战。

结果10月2日,美军第3师没有发起大规模进攻,只有一些步兵的试探攻击,试图寻找志愿军阵地的薄弱环节。原来,5连在总结经验教训,美军也在总结经验教训。美军第3师师长索尔少将在之前两次攻打月夜山的战斗中认为,志愿军的工事已极为坚固,非155毫米榴弹炮以上口径的炮弹直接命中,无法摧毁。这次他对之前的战法提出了改进,他请求空军动用B26轰炸机用1000磅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对天德山、460高地进行无差别轰炸。军属、师属炮兵群集中155毫米榴弹炮以上口径火炮,以两门155毫米榴弹炮、一门203毫米榴弹炮为一组,所有火炮分为若干组,对志愿军天德山、460高地阵地划分网格线,每一组火炮明确区域,对志愿军工事掩体进行精准定点打击,彻底摧毁一个目标后,再转向下个目标。10月2日的试探进攻就是为了进一步查明志愿军工事和火力点的情况。

10月3日,美军航空兵出动25架战斗轰炸机,2架B26轰炸机对志愿军区区一个连阵地狂轰滥炸。索尔的战法取得了效果,在155毫米榴弹炮和203毫米榴弹炮面前,5连无论是真工事还是假掩体,统统被美军重炮摧毁。美军根本无需辨别真假目标,只要能看见,一律炸平。

现在,5连全部的工事就是弹坑,美军第15团2营、3营轮番对天德山、460高地发起冲击,被打下,就招呼航空兵、炮兵再打,然后步兵再上。战至13时,460高地的3排弹尽粮绝、伤亡殆尽,高地失守,剩余人员退回天德山主峰。天德山上,美军3营从南麓各个方向突入5连阵地,每一条战壕都涌入美军步兵,到处都是残酷的白刃战。黑山阻击战特级战斗英雄李乾坤被5个美军包围,肉搏中,一个美军抱住他,另一个美军死命按他的头,李乾坤拼尽全力摸到一颗手榴弹,毫不犹豫拉掉了导火索......战士王克勤看到美军扔过来的手榴弹落在战友身边,奋不顾身捡起手榴弹扔向,连续和美军投掷多次后,一颗拿起来的手榴弹爆炸了......排长姚振华刺死5个美军,身中数刀,重伤垂危......美军3营七次进攻,七次被打退。

下午16时,美军丧心病狂,动用了毒气弹。原国民党军士兵岳明玉接受过防化训练,识别了毒气弹,招呼大家立即用毛巾捂住口鼻。从460高地撤回主峰的8班班长尚玉芝向连长杨宝山提议,美军必会在施放毒气后偷袭,我带人摸下去,打一下再回来。跟随尚玉芝出击的6个战士全部都是伤员,无人退缩,摸到山脚成功打掉美军尖刀班。

10月3日,美军第15团2营攻克460高地,但伤亡惨重无力再战。3营一度攻上天德山主峰,却再次被5连打了下去。美军第3师师长索尔急调菲律宾营接替292高地的第65团3营,以第65团3营为第15团预备队,原预备队第15团1营前出接防460高地,2营退出战斗,第15团3营转至天德山北侧,南侧移交给美军骑兵第1师预备队第8团1营。

志愿军方面,10月3日晚,8连两个排奉命对460高地进行反击,美军一个营,我军两个排,敌众我寡,反击失利。422团再次给5连补兵70人(白天的损失),5连继续坚守天德山。

10月4日,美军骑兵第1师骑兵第8团1营在天德山南麓投入战斗(3营为预备队)。天德山北侧,美军第15团3营同时展开I、K、L连,为美军第3师主攻方向。460高地的美军第15团1营对天德山进行牵制进攻。

可是对5连来说,什么美军主攻方向,什么美军牵制进攻,根本没什么区别。10月4日,5连依然是130余人,可美军是三个营2300余人。敌我兵力对比就是17.7:1,什么主攻不主攻的,对志愿军来说,根本不重要。

可是美军发现他们还是攻不下来,美军战史称:“一次连续五波的强力冲击几乎让我们占领了山顶,可山顶依然在中国人的掌握之中。”

可美军兵力太多了,打退一波进攻,马上就是第二波。10月4日,5连在天德山血战一整天,美军依然没有停止攻势。17时,又轮到美军I连进攻,I连又一次冲上了山顶。连长杨宝山最后一次给营长打电话:“哪怕一个人,我连也会守住阵地!”

此时5连经过一天血战,把担架员、理发员、卫生员、通信员、炊事员、司号员等剩余人员全部凑起来也只能编成4个班,且人人带伤。连长杨宝山烧掉文件、连队花名册,砸碎自己的手表、钢笔,率领这些浑身是伤的战士对美军I连发起决死的反击。早已多处负伤的尚玉芝刚用枪托敲碎一个美军的脑袋,就身中数弹牺牲。战士张作忠一只眼睛已经瞎了,死死掐住一个美军的脖子,被旁边的美军射杀,他身下的美军被他活活掐死。杨宝山用刺刀连续捅死7个美军,刺刀卷刃,不堪再用。他抱起一块大石头高喊:“祖国万岁!”从一块5米高的石壁上跳下,砸倒一个美军后,身中数十弹......

5连连长杨宝山

指导员阎成恩高呼:“给连长报仇!报仇!”带着浑身血痕的战士们把美军I连打得溃不成军。我军的记载上并没有说杨宝山牺牲的具体时间。按美军战史,10月4日17时,I连攻上了天德山山顶后,遭到了志愿军拼死反击,I连伤亡惨重,一路溃逃到山脚下。所以我估计应该是这一波进攻。

打退美军这次进攻后,5连还剩12个人。天德山的山顶有一块弧立的大石头,长、宽、高都在10余米,非常醒目。石头上写着“争取创造英雄连,不当英雄不下山”,这是6班战士彭光富用美军燃烧弹烧完的树枝写下的。这块大石头周围就是5连最后的阵地,美军战史也提到了。美军I连败退之后,美军第15团团长奥尼尔“疯了”,他命令:3营L连立即拿下这块石头,K连配合;1营C连从东侧发起牵制进攻。所以我说他“疯了”,当时在场的美军官兵肯定和我一样的想法。志愿军5连最后的阵地,肉眼可以目测大小,阵地上不会有多少志愿军了。居然要动用三个连,他疯了。

这才是真正的人海战术。

美军第15团3营早已深知这些中国人的顽强,无论是主攻的L连还是配合的K连,都磨磨唧唧往前走,边走边磨洋工。在4日才参战的C连却不知死活,他们冲得飞快。

这是美军在10月4日的第11次进攻。除了三根爆破筒,5连已经没有任何弹药和武器,哪怕是刺刀、枪托和铁锹都已经打断了。他们拿着石头、树枝坐在战壕里等待着美军的进攻。当美军C连冲上来的时候。重伤的排长姚振华一声怒吼:“就是现在!”三根爆破筒扔进了敌群,12个伤员杀进了敌群,美军C连惨败。

我军战史称:这三根爆破筒炸倒了80多个美军。很多人质疑数据夸张。当然,这是估计数据,不会准确。但美军战史确确实实写道:“L连和K连没有多少损失,牵制进攻的C连伤亡极其惨重。”恼羞成怒的美军在10月4日之后的时间和10月5日上午都在用155毫米榴弹炮对天德山进行报复射击。

志愿军连弹药都没有了,C连凭什么伤亡极其惨重?三根爆破筒确实炸倒了很多美军。

5连指导员阎成恩

美军又被打败了。天德山上的志愿军5连还剩4人,指导员阎成恩、通信员和另外两个负伤的战士。4日黄昏,7连赶到,接替了5连阵地。当日晚,7连奉命主动撤离天德山。

10月5日11时20分,美军第15团1营小心翼翼地爬上了空无一人的天德山。13时20分,该营在天德山西南山腰与一直在磨洋工的美军骑兵8团1营会师。

天德山防御战斗,美军第3师和骑兵第1师出动兵力两个团(美军第15团、第65团3营,骑兵第8团1营、3营)5600人,美军伤亡超过了600人。5连累次补兵后,共计280余人参战,最后阵地上只剩4人;战斗结束后,这280余人中仅幸存17人,这其实在告诉我们,除了极少数伤势非常严重的,其余伤员全部继续战斗,并全部壮烈牺牲;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这280余人中仅幸存9人。

贺龙元帅在朝鲜西海岸检阅“天德山英雄连”

志愿军422团5连天德山防御战斗,以280人力抗二十倍的美军,在还没有坑道工事的情况下,坚守4天,伤亡殆尽依然守住了阵地,毙伤美军是我之伤亡的两倍还多,完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壮举。这是志愿军连级防御战斗的巅峰,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战后,5连荣立集体特等功,授予“天德山英雄连”荣誉称号;连长杨宝山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指导员阎成恩记特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当然啦,志愿军主动撤离天德山后,美军宣称此这一仗大败中国军队,可查了美军战史,看看他们动用的兵力、火力和战况,我觉得能这样吹牛,这脸皮也实在太厚了。

本文所用志愿军照片均为422团无名烈士,他们留下了遗像却没有留下姓名。有的是牺牲于天德山,有的不是,因为我没有办法区分。我没有办法区分的原因和他们留下遗像却没有留下姓名的原因一模一样。280余人绝大部分人都牺牲了,两次补兵,一次80人、一次70人,他们互相之间还没认识熟悉,就在第二天的战斗中牺牲了。能说出他们姓名的人,和这些烈士一样,都永远躺在了天德山!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有用的涨知识网 » 志愿军的封神之战,280人打败5600名美军,美军伤亡高达600人(为什么 志愿军)
分享到: 更多 (0)

有用的涨知识网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