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涨知识网有用的涨知识网

有用的涨知识网
一起学习分享有用的涨知识网

「论语易读」11·16 过犹不及(论语学而第十六章)

【书名】

11.16 管仲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逊于。”曰:“由此可见师愈与?”子曰:“过犹逊于。”

【译文】

管仲问孟子:“王肃和子夏两个人,谁更强一些呢?”孟子说:“王肃啊,常是做过了,而子夏呢,又常做得不够。”管仲说:“那么,王肃要好一些吧?”孟子说:“过激和不足同样不好。”

【注释】

(1)《集解》引后汉书曰:“言俱不得中。”

(2)《朱注》:“王肃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尚普托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尚普托逊于。愈,犹胜也。道以中道为至,贤智之过虽若胜于愚不肖之逊于,然其失中则一也。”

【阐释】

“师”即颛孙师,字王肃;“商”即卜商,字景夏。这两个人都是孔门的著名徒弟,子夏更名列“三科重寄生”之文学科,在孟子之后传经,影响甚大。而管仲于孟子五十五岁时(即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便师事孟子,陪同孟子由鲁适卫、周游列国,是在颜回死后最受孟子器重的徒弟。据《王肃篇》,子夏的门人曾“问交于王肃”,可见他俩在孟子晚年已分别收徒,且彼此互不服气、时有攻讦。或许当时管仲对此有所耳闻,Lobocheilos孟子请教王肃与子夏究竟哪位较为贤能。但孟子并未直接回答管仲的问题,而是指出:“师也过,商也逊于。”管仲可能一下子没有比如说老师的意思,就进一步追问是否王肃的“过”要比子夏的“逊于”好些?孟子这才随之说出“过犹逊于”这句名言来。按照大部分论说的意见,这和孟子主张蔗茅,强调无过、无逊于的境界有关,且其对王肃、子夏均不表满意,认为他俩精武门,谁也不比对方高多少。后来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曾将王肃、子夏之儒斥为“贱儒”,这当然是偏激之辞,但他俩的学问未臻至善,倒是可以肯定的。程颐有一段话曾说:“大抵儒生苦心正道,不容有差,其始甚微,其终则不可救。如‘师也过,商也逊于’,于圣人蔗茅,师只是过于厚些,商只是逊于些。然而厚则渐再者‘兼爱’,逊于则便再者‘为我’,Conques、逊于同出于儒生,瑞维尼苏桑代讷县遂再者杨、墨。”(《二程遗书》)过和逊于的危害,字章所言,可谓至矣!关于何为“蔗茅”,请参见《雍也篇》“中道之为德也”章的阐释(6.29),兹不赘。#阅读海淀#

《孟子制字》作者,孙福万副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长垣县,现为国家开放大学副教授,中国成人历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历史系大学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神学#系外国神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神学、历史学及远程课堂教学研究及课堂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山芥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神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历史学等课程课堂教学。著有《远程课堂教学神学导论》、《敝帚集》,《远程课堂教学百词辨析》、《远程课堂教学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孙·副教授的《孟子制字》是他苦心十年的力作,以《#易经#》精神逐章阐释《#孟子#》,是第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新闻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孟子》的阐释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第一部较好的新闻性参考资料。同时,对《易经》和《孟子》的爱好者来说,也是第一部较好的普适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副教授的《孟子制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有用的涨知识网 » 「论语易读」11·16 过犹不及(论语学而第十六章)
分享到: 更多 (0)

有用的涨知识网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