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涨知识网有用的涨知识网

有用的涨知识网
一起学习分享有用的涨知识网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精彩人生(拓跋熹北魏太武帝)

拓跋嗣(392年~423年),字木末,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王朝第二任皇帝,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道武帝拓跋珪长子,母为宣穆皇后刘氏,太武帝拓跋焘之父。

登国七年(392年),拓跋嗣生于云中宫。聪明睿智,宽厚弘毅。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六日(12月24日),因攻战劳顿,病逝于西宫,年仅三十二岁,谥号明元皇帝,庙号太宗,葬于云中金陵。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精彩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拓跋嗣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长子,母为刘贵人。登国七年(392年)出生于云中宫。道武帝得子较晚,听说后大为高兴,于是大赦天下。拓跋嗣自幼聪明睿智,宽厚弘毅,非礼不动,道武帝很是惊奇。天兴六年(403年)十月二十五日,被封为齐王,拜相国,授车骑大将军。

当初,拓跋嗣的母亲刘贵人被赐死,道武帝告诉他说:“过去汉武帝准备立其子刘弗陵而杀死其母钩弋夫人(即子贵母死制),为的是不让妇人以后参与国家大事,致使外戚乱政。你理当继承皇统,所以我效法于汉武帝,为你作长久的考虑。”拓跋嗣一向非常孝顺,听说后悲哀过度,自持不住,道武帝很愤怒。

拓跋嗣回到宫中,悲哀不止,日夜号哭。道武帝听说又召他前来,拓跋嗣想进入道武帝宫中,左右随员说:“孝子事父,小的惩罚就接受了;如是大惩罚,理当回避。陛下正在气头上,你过去恐怕会遭不测,这就把您陷到不义的境地了。不如暂且出去,等到道武帝怒气消了再进去,那也不晚。”拓跋嗣害怕,便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偷偷地溜了出去。

即位为帝

天赐六年(409年)十月十三日,道武帝次子清河王拓跋绍叛乱,将其父杀害,拓跋嗣入宫诛杀拓跋绍,平息了叛乱。

同年十月十七日,拓跋嗣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永兴。追尊母亲刘贵人为宣穆皇后。拓跋嗣即位后,拔贤任能,内迁民众,整顿流民,抚恤百姓。使北魏国政再度步入正轨。

征伐柔然

永兴二年(410年)正月初一,拓跋嗣下诏命南平公长孙嵩等北伐柔然。五月,长孙嵩等从大漠回来,被柔然追赶并围困在牛川。五月二十一日,拓跋嗣御驾亲征,率部北伐柔然。柔然听说后仓惶逃走,北魏大军取得胜利。

永兴三年(411年)十二月初十,柔然斛律党羽吐牴于等百余人归顺北魏。神瑞元年(414年)八月十四日,拓跋嗣派使者悦力延前去安抚柔然,于什门招谕冯跋。十二月初一,柔然侵犯北魏边境。十二月十三日,拓跋嗣再一次亲率大军讨伐柔然。

南征刘宋

拓跋嗣北伐柔然取得胜利后,将北魏实力范围拓展到河南,与东晋接壤。拓跋嗣励精图治,整饬内政,为南征作准备。

泰常七年(422年)十月,魏将奚斤攻南朝刘宋政权的滑台不克,拓跋嗣大怒,与群臣商议亲自征伐,以作为他的声援部队。后刘宋东郡太守王景度放弃滑台逃走。拓跋嗣下诏命成皋侯元苟儿为兖州刺史,镇守滑台。

十二月,拓跋嗣派寿光侯叔孙建等率部从平原东渡,攻下青、兖二州各郡县。刘宋兖州刺史徐琰听说北魏军队渡过黄河,便弃城逃走。叔孙建于是东到青州。司马爱之、秀之先在济州东部聚众造反,并率部前来归降。

泰常八年(423年),司空奚斤既已平定兖、豫二州,还军围困虎牢关,刘宋守将毛德祖坚守虎牢关,北魏军久攻不下。同年四月初一,拓跋嗣到成皋城,观看虎牢关。虎牢城内缺水,城里人悬绳吊桶从黄河中取水。拓跋嗣命令在舰船上放置攻城车,绝断其取水之路,又穿凿地道以破坏其水井。

闰四月二十三日,虎牢关被攻克,俘获刘宋冠军司马、司州刺史、观阳伯毛德祖,冠军将军、荥阳太守翟广,建威将军窦霸,振武将军姚勇错,振威将军吴宝之,司州别驾姜元兴,治中窦温。自此,北魏夺取黄河南岸要地和山东青兖等地,辟地三百里,进逼刘宋领土。

患病去世

拓跋嗣在亲征过程中,积劳成疾,旧病复发,于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初六,在西宫驾崩,时年三十二岁。遗诏命司空奚斤把所缴获的军资赏赐给大臣们,从司徒长孙嵩以下至士兵都数量不等地享受到。十二月初八,上谥号为明元皇帝,庙号太宗,葬于云中金陵。

相关话题:北魏皇帝拓跋嗣,怎样处心积虑发展国家势力,承上启下堪称明君。

曾有史料记载:“明元抱纯孝之心,逢枭镜之祸,权以济事,危而获安,隆基固本,内和外辑。以德见宗,良无愧也。”这段文字就是对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一生功绩的一个简要概括总结,在我看来,非常周到。

作为道武帝拓跋圭的继承人,拓跋嗣也颇有父亲当年的风范,不仅能够带领国家开疆扩土,还能够将国家各个方面都治理得井井有条,让国家朝着欣欣向荣的一面发展。在他继位之后,拓跋嗣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发展国家,使得政治局面稳定下来,国家吏治结构也逐渐清明,甚至经济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可谓是极为的难得。他向上承接了父亲拓跋圭建立政权,向下又给儿子拓跋焘他留下了一个稳定的政权,是承前启下般人物的存在。

只要是熟知中国历史的发展,就可以得知这拓跋嗣并不是在父亲自然去世之后而登基为帝,是在其父亲晚年时期遭到了次子清河王一行人的谋杀,他这才急忙带领军队冲入皇宫之中诛杀叛贼,成功的守住了自己的皇位。但在他登基之后,他只诛杀了伤害父亲的清河王以及他的母亲在内的亲信数十人,并没有对其他的官员斩尽杀绝,也因此凭借着仁慈的名声而响彻北魏国内外。

对于那些冒着风险帮助他夺回皇位的功臣,拓跋嗣也丝毫没有吝啬,给予他们相应的爵位。此外,他还对父亲统治时期受到冤枉的人全部进行一一查明,对免职的人重新恢复其官职,通过一系列的做法,他逐渐得到了百姓的支持,也使得国家政治局面稳定下来。

在北魏王朝统治初期,由于多年来的战争,导致农业生产进行的并不是十分顺利。而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就是频繁发生的水灾等自然灾害也导致牲畜遭遇惨死,庄稼收成低,而那些地主豪强还会肆意剥夺百姓,这就导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这些情况,拓跋嗣都有了解,因此特意针对这些情况将一大批灾民迁徙到农业发达的地方居住,并采取了赈灾救民,减免赋税等措施。

虽然是一位游牧民族之人,但拓跋嗣格外重视农耕经济的发展,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发展农业打击贪官污吏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的阻碍势力,从而让农业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那自然是离不开人才的帮助,作为一国之君,拓跋嗣自然清楚地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首先就从选贤举能以及考场官员两个方面对吏治进行了一次整顿。虽然自己是少数民族,但他却格外重视汉人阶级参与国家事务,他也清楚地明白汉人的统治经验以及文化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因此在其统治期间任用了多位汉族官员。在经过长时间的考察之后,他还特意从朝廷中选拔了八位不管出生的官员出来担任执政大臣一职,要求他们在其身边辅佐。

永兴元年,在拓跋嗣继承皇位之初,这个时期后秦的国力也开始逐渐衰弱下来。后来东晋权臣刘裕直接带领军队覆灭后秦政权,占领了黄河以南的全部地区。因此这个时期的北魏必须将全部的精力放到与东晋王朝相对抗的局面上来,根本就无法分心来抵御柔然方面的进攻,只能长时间的处于战略防御状态。

这柔然本来就是一个草原游牧民族,经常会回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到各地,因此等到北魏军队深入漠北去攻击之时,他便四处逃跑,等到北魏军队撤退之时,他又会卷土重来。基于此,拓跋嗣只好在不进行进攻的同时采取一些加强边防的措施,最后干脆在阴山以北的地方修筑了一条长达1000多里的长城,并设置了相应的六个军事重镇,依靠此抵御柔然势力的入侵。

而在法律方面,当时北魏本就刚刚成立之初,道武帝还没有来得及对国家法律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就不幸遇到刺杀去世,因此拓跋嗣就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这个摊子,在其继位之后立刻对官员制度,以及法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他让朝中大臣加强审理民间诉讼案件,使得遭到践踏的法治情况有所好转。值得一说的是,这拓跋嗣自己就十分清楚法律条文,因此下面的官员不敢阳奉阴违。

在官员制度方面,拓跋嗣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许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当初拓跋珪设置相应官职的时候,大多沿用当初代国时候的官职,使得在某些领域出现的官员缺失的情况。对于此,拓跋嗣也有所发现,因此专门设置了一些官职,例如设置了麒麟官四十人,让他们轮流在宫殿之中值守,作用就像侍郎一样。

之后又专门设置了八大人官,在其手下又设置三官总理国家事务,他的作用基本与三公相同。此外又设置了六部大人官,分别由不同的官员担任,他们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合作,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也能够起到加强皇权的作用。

李延寿在《北史》中这样评价拓跋嗣:“帝孝心睿略,权正兼运,纂业固基,内和外抚,终能周、郑款服,声教南被,祖功宗德,其义良已远矣!”这北魏拓跋嗣实在是一位相当出色的皇帝,他文武双全,能够带领军队抵御敌人入侵,也能够采取措施来发展国家,实在是一位治国有方的好君主。

他还积极采取措施开发落后地区,派遣军队震慑边疆,修订法律完善律法,重用崔浩等有才能的大臣,加速了北魏政权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实在是北魏发展的大功臣啊。而通过他的一系列治理,北魏得到了一次大发展时期,也为他的儿子拓跋焘继承皇位创立盛世奠定了基础。

如何评价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拓跋嗣是一位怎样的人?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392年-公元423年),鲜卑族,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太武帝拓跋焘之父,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二任皇帝。

公元403年,拓跋嗣被立为太子。公元409年,诛杀谋逆的拓跋绍后,登基为帝,改元永兴。公元410年,北伐大破柔然。公元423年,亲征刘宋,辟地三百里。公元423年,由于御驾亲征,积劳成疾而终,享年32岁 ,谥号明元皇帝,庙号太宗。拓跋嗣文武双全,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拓展疆土,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魏明元帝拓跋嗣文武双全,治国有方,内迁民众,外卫边疆,重用崔浩等能臣,使北魏更快的像封建社会转变。虽英年早逝,但上承开国君主拓跋珪武功建国,下启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在北魏开国历史中具有承先启后的枢纽地位。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父亲是谁?

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献明帝拓跋寔之子。

拓跋珪是十六国时代王什翼犍孙,其国为前秦苻坚所灭。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在代国灭亡后,苻坚将年幼的拓跋珪安置在家乡,后随母亲贺兰氏寄居匈奴独孤部首领刘库仁部落。登国元年(386年),趁乱复立代国,即位于牛川,后改称魏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此时的拓跋珪年仅十五岁。

在位期间,对内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改革(拓跋珪改革),推动拓跋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部、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并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于参合陂之战大败慕容宝,又在柴壁之战击溃姚兴,为拓跋焘统一北方奠定坚实的基础。

皇始三年(398年),确定国号为“魏”,将国都从盛乐城迁到平城,即皇帝位。执政晚期沉湎酒色,刚愎自用,猜忌臣下,不睦兄弟。

天赐六年(409年),在拓跋绍发动的宫廷政变中,遇弑身亡,年仅三十九岁,追谥宣武皇帝,庙号烈祖。泰常五年(420年),改谥道武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庙号为太祖。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母亲是谁?

刘氏,鲜卑族人,匈奴独孤部刘眷的女儿、刘罗辰的妹妹。拓跋珪为了拉拢独孤部的牧民,达到分裂独孤部落王刘显的势力。 北魏登国元年(丙戌,公元386年),拓跋珪为了其政治目的,娶刘氏为夫人。婚后,拓跋珪对其非常宠爱,并将后宫交由她打理。不久,她为拓跋珪生有一女,此女后被封为华阴公主。

同年,拓跋珪在云中盛乐宫(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称王,建立代国。同年四月,又自称为魏王,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珪登上皇位后,接着就是立皇后的事宜。但是北魏宫廷由拓跋珪立下了三条规矩:第一,皇后未立之前必须亲手铸成铜人;第二,后宫产子若立为储君,其母必须赐死;第三,汉族女子不得为天下之母。就这样,刘氏因铸铜人未成被封为了贵人。 北魏登国七年(壬辰,公元392年),刘氏为拓跋珪生下长子拓跋嗣。

北魏天兴六年(癸卯,公元403年), 拓跋嗣被册立为太子,身为太子生母的刘氏受命自杀。时年十二岁的拓跋嗣因怀念母亲,终日啼哭。拓跋珪曾多次劝说无效,于是将他怒斥出宫。

北魏道武帝天赐六年(己酉,公元409年)十月,拓跋珪被其次子拓跋绍所杀后,拓跋嗣在宫中卫士的拥戴下杀其弟拓跋绍即位,是为北魏明元帝,追尊其生母刘氏为‘宣穆皇后’。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皇后有哪些?

1、昭哀皇后姚氏,名不详,南安郡豲道县(今甘肃省陇西县)人,羌族。北魏时期皇后(追封),后秦文桓帝姚兴的女儿,明元帝拓跋嗣的嫔妃。

后秦时期,受封西平公主,以皇后礼仪迎嫁给明元帝拓跋嗣。铸造金人不成,改封一品夫人,深得明元帝宠爱她,起居礼仪接近皇后体制。

泰常五年(420年),去世,追赠昭哀皇后,陪葬于云中金陵。

2、明元密皇后(?―420年),杜氏,名不详,魏郡邺县人,平阳威王杜超之妹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妃嫔,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生母。

生平简介:杜氏初以良家子身份选入太子宫,得到太子拓跋嗣宠幸,生子拓跋焘。拓跋嗣即位后,封为贵嫔。泰常五年(420年),杜氏去世,谥号密贵嫔,葬于云中金陵。拓跋焘即位后,追谥杜氏为密皇后(因拓跋嗣谥号为明元,故称明元密皇后),配祭太庙,又在邺县为其立庙,刺史四季祭祀。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儿女有哪些?

1、拓跋焘(公元408年—公元452年),字佛貍,北魏皇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魏太武帝。在拓跋焘统治期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使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地区的割据混乱局面得以结束,为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魏王朝经拓跋圭、嗣父子两代的经营,统一大漠,东破库莫奚,西败高车,大胜后燕,尽取黄河以北山西、河北之地,隔河与南朝刘宋政权相峙。处于上升阶段的拓跋氏雄心勃勃力图统一北方,拓跋焘为拓跋嗣长子、拓跋圭之孙,他即位后,频频征讨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活动。

正平二年(452年),为中常侍宗爱所弑,时年四十五岁,追封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2、拓跋丕(?~444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明元帝拓跋嗣第二子,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母为大慕容夫人。

拓跋丕少有才干,深得明元帝喜爱和看重,出任车骑大将军,册封乐平郡王。两次随军攻打北燕,皆立战功。阻止太武帝拓跋焘攻打高句丽。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北伐柔然时,授骠骑大将军,配合太宰杜超统率后备军队。太武帝消灭北凉后,联合征西将军贺多罗镇守凉州。受累于刘洁和张嵩谋反,获罪下狱。

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忧郁而死,谥号为戾。

3、拓跋弥(?~424年),又称拓跋狝,北魏帝国宗室大臣,明元帝拓跋嗣第三子、太武帝拓跋焘之弟。生母不详。北魏安定王,卫大将军,谥号为殇。

人物生平: 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夏四月甲戌,封皇子焘为泰平王,焘,字佛厘,拜相国,加大将军;丕为乐平王,加车骑大将军;狝为安定王,加卫大将军。

十有一月,泰平王亲统六军出镇塞上,安定王弥与北新公安同居守。 两年后始光元年(公元424年),春正月丙寅(初四),魏安定殇王弥卒。

4、阳翟公主,北魏明元帝拓拔嗣之女,生母不详,嫁后秦皇帝姚兴之子、明元帝皇后昭哀皇后姚氏之弟姚黄眉。

公元417年,后秦被东晋刘裕所灭。后秦灭亡后,姚黄眉来归北魏,明元帝念及一品夫人姚氏的身份厚礼待,赐爵陇西公,并将女儿阳翟公主嫁于他,拜为驸马都尉,不知所终。

5、武威公主(生卒年不详),复姓拓跋,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公主,太武帝拓跋焘的妹妹。

出于政治需要,嫁给北凉皇帝沮渠牧犍,其兄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承和五年(437年),册立为皇后。北凉灭亡后,进入平城居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沮渠牧犍谋反伏诛,再嫁南郡公李盖,卒于家中。 武威公主去世后,与沮渠牧犍以帝王之礼合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有用的涨知识网 »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精彩人生(拓跋熹北魏太武帝)
分享到: 更多 (0)

有用的涨知识网 带给你想要内容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