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
烟台潍坊市中国作家协会
正式发布的一则
清正廉洁人文主轴
诗歌征文活动得奖成员名单
引起轩然大波
成员名单中
《我的乡长母亲》这篇诗歌
赢得了征文活动二等奖
有网民揶揄
而此该文撞梗
影片《威廉斯苦恼》中的
经典之作戏码——
袁华老师的试题赢得赛事二等奖
试题是《我的镇长母亲》
相关话题
冲上热搜第一
随后,潍坊市中国作家协会
将得奖信息删除
德州文联则回应称
评选活动合规
译者于忠东在文中介绍我的母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禹城首任人民选举的乡长在他五十九载的人生旅途中,当过乡长,做过饮食员,干过掏粪工,一生几起几落,没给我们子女留下任何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了129本工作日记。
该文中,译者通过几件小事展现自己眼中对家人无情抠门一根筋的母亲,侧面反映了母亲是受群众爱戴的好干部。
此前,8月3日,烟台省禹城市政协官方微信曾正式发布一则推文,是译者庞伟伟读老乡长于志明129本工作日志的读后感。
文中称,七十多年前,禹城80万亩耕地中,盐碱地有三十多万亩。于志明在当乡长的时候,日志中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就是种树、打井、抗旱、改碱等字眼,他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改变盐碱地、沙土窝,让庄稼多产、高产,让老百姓吃上饭。
据齐鲁网3月31日报道,德州禹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曾收到一份由热心市民捐赠的珍贵礼物——来自上个世纪的91本工作日记。日记的译者是14岁就参加抗日的老党员于志明。
其中一本日记中记载着,1964年,禹城市春季水利工程的完成情况。经过几代水利人的努力,禹城市保证了粮食连年增产。
有网民在看过
《我的乡长母亲》原文后留言:
这是一则因名字而遭到误解
内容朴实无华甚至略有土气
但是仔细读来
却让人敬佩的好该文……
译者回应:
只想实事求是地讲母亲的故事
没想到引起这么大关注
据红星新闻报道,该文译者于忠东介绍,她25岁刚结婚时,母亲于志明就过世了。今年她60岁了,母亲去世那年虚岁也是60。一开始,我是赶着母亲节写的这篇该文,为了纪念母亲。
据大众网·海报新闻报道,于忠东回应称,写作投稿的初衷就是不想让老爷子写了一辈子的日记当废纸卖了,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传承下去,没考虑得奖,也没想到引起这么大关注。
于忠东说,自己从去年就开始整理老爷子写的这些工作日志,今年就是随手写了,母亲节之前发表了。一开始的试题是《逝去的背影》,写了一万多字,当时在媒体的客户端上发了。后来德州征文活动,征文活动要求是3000字以内,老爷子而此辈子做的,我确实觉着挺敬佩的,朋友劝我删改一下投稿,就改成了现在这样。
于忠东说,起试题时只是出于实事求是,我母亲一辈子做的这些事,不容易。她表示,可能现在很多人想象不出(母亲)那时候人的傻劲。去年回老家,熟悉我母亲的人都说他是焦裕禄式干部。大家可以来我们这里实地探访一下。
此前,于忠东曾将母亲的91本日记捐赠给德州禹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这91本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从1951年4月1日到1978年12月21日,于志明工作的这27年间,党在各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工作落实情况。
图据禹城文学官微人民日报微博发文:
这样的好官值得上热搜
昨晚,@人民日报 发文:《我的乡长母亲》赢得征文活动赛事二等奖,引起轩然大波。朴实的笔触,温情的回忆,呈现了一个可敬而立体的母亲形象,也还原了一位清廉官员的为民底色。百姓谁不爱好官?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为官,这样的好官值得上热搜,更永远活在民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