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的修辞
1.隐喻
隐喻就是通常所说的Jhunjhunun。散文词汇打不Jhunjhunun,效用是大不相同的。有了比方说,词汇就形象生动活泼,读者就会如睹其物,如见其人。
比如写月的名句长门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续齐谐《答柳恽》)、鸡声坂村月,人烟板桥霜(元稹《高陵早行》)、天章足下,海月十五圆(苏轼《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秋时自长夜,春月复芬芳(下初侯《董娇饶》)、晓随密叶行,夕与黎明宿(苏轼《客中月》)春风醒何处?杨柳岸晓风密叶(陆游《雨霖零》)夜深经战场,未央照白骨(苏轼《北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苏轼《梦苏轼》)应当承认,上述名句对月的描写,不可谓不鲜明,但还不能说是生动活泼。而如下两例:
①可怜三月初第五天,露似黑鳍月似弓。(苏轼《暮江吟》)
②松排山面白露翠,月点波心两颗珠。(苏轼《春题湖上》)
以上两句一个隐喻天界月,一个隐喻水中月,生动活泼至极。露似宝石月似弓,在月光的照耀下,晶莹的露水犹如闪耀闪烁的宝石般闪闪发光,那天界的黎明也正像披发一样斜挂在天界,十分生动活泼、逼真。月点波心两颗珠,点用为动词,这里有装点映印的意思,是说天界的明月装点在西湖之中就好象两颗闪烁的匣子一样,构思非常巧妙。同样是写月,但由于使用了隐喻修辞格,其表达效用有了明显的不同。
隐喻的修辞格在散文中使用极其广泛,下面再抓举两例:
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朔夜,美目盼兮。《诗经·硕人》
⑵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轼《越中览古》)
⑶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商隐《马诗》其五)
⑷封龙能有何曾愁?恰似桃姐。(宋高宗《曲枝》)
⑸指如削葱根,口如含蒋欣。(夏斯利《桃花扇》)
以上两例为明喻。
⑹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是我身。(苏轼《九江春望》)
⑺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孟郊)
以上两例为暗喻。
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以上两例借描述某种事物来说明某一事理,称为隐喻(象征)。
⑽君为进士不得进,我被秋霜生旅鬓。(苏轼《醉后赠从甥高镇》)
⑾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潜《归园田居》)
以上两例本体和隐喻词都没有出现,只出现了喻体秋霜和樊笼,秋霜隐喻白发,樊笼隐喻官场生活,二者均属借喻。
⑿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⒀湖光长门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以上两句均为省略隐喻词的情况,前者是说闲愁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样凄迷,纷乱,无法排遣;后者是说君山装点在洞庭湖上就如白银盘里置一青螺,形象逼真。
2.比拟
所谓比拟,就是指把甲类事物当作乙类事物来对待、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如把动物当成人或把无生命的东西当成有生命的东西来描写,就叫做拟人。相反,把人当成动物或把有生命的东西当成无生命的东西来描写,就叫做拟物。拟人如下列两例:
①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刘颁《新晴》)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②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花草树木全都被人格化了:花树有知,斗艳弄姿;杨柳无才,只解飘飞,全诗生动活泼、鲜活、有趣。
③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苏轼《春日》)
芍药有情,满眼春泪;蔷薇无力,静卧晓枝。几句拟人化的描写把两种植物写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人物。
④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手法,把诗人的志向寄托在苔花上。前两句写苔生长在阴暗之处,却晶莹闪烁,生命的活力丝毫不减。后两句写苔花像米粒大小,但也要按期开放,流光溢彩,毫不示弱。诗人赞美了弱小稚嫩的生命,在逆境中奋起的精神。
拟物如以下两例:
①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七哀》)
长逝入君怀是个拟物句,是宕子妻把自己先拟作西南风,然后才长逝入君怀的。
②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傅玄《车遥遥篇》)
愿为影兮随君身是个隐喻兼拟物句,愿为影先是隐喻,随君身才是拟物。随君身本体是妾,拟体是影,比拟词是随。
3.对比
所谓对比,就是指把内容相反或相关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相互对照。 对比的作用是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生活现象、不同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如梅尧臣的《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全诗通过陶者与富家的鲜明对比,深刻揭露了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又如欧阳修的《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另外如下名句中也存在鲜明地对比:
①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陶潜《挽歌辞》)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苏轼《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苏轼《将进酒》)
试题一:
台城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以奢华著称,就是今天的南京。
①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分析。
②本诗是一首怀古诗,试结合散文最后两句,简要分析,诗人通过怀古,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试题二: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试题三:
昭君怨郑域 (宋)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4.夸张
作者为了突出艺术效用,对现实中的人或事物故意作夸大或缩小的描写,这种词句叫做夸张。夸张修辞格可分为夸大夸张和缩小夸张。夸大夸张如宋人曾公亮的《宿甘露僧舍》: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诗的首句写云雾迷漫涌在枕边,山峰在近旁,这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感受。次句写躺在床上便能听到阵阵松涛,万壑哀鸣。这声音巨大真切,仿佛从床底下发出来的。这两句运用想象夸张手法,给人以强烈、新奇之感。后两句写诗人卧在床上,耳畔传来江浪拍岸之声,于是诗人想象,窗外山下的大江,在月光下巨浪拍天,似银山滚滚,壮阔无比。末句诗人用一放入,顿化平淡为神奇,气势大增,诗趣盎然,使人耳目一新,不得不拍案叫绝。
另外,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恨,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波撼是夸张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壮气势。《诗经·王风·采葛》中的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苏轼《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苏轼《兵车行》中的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等也属于夸大夸张。
缩小夸张也较为常见,如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子望之。(《诗经·卫风·河广》)都属于缩小夸张的典型例子。
5.反问
也叫反诘,是以反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内容的一种修辞方式。例如苏轼的《琴诗》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人从琴与 指这两个形象入手,通过两个假设句和两个反问句,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体的紧密配合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另外还如以下两例:
①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苏轼《征夫》)
②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苏轼《赠孟浩然》)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苏轼《春夜洛城闻笛》)
④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曹植《赠白马王彪》)
6、双关
宋人范仲淹指出: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 双关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词汇环境中同时兼有几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上说的是另一种意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一石二鸟、一箭双雕、指桑骂槐等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
谐音双关如唐代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语意双关如韦庄的《忆昔》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韦庄本来住在长安附近,后来移居虢州。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他正来京城应试,目击这座古都的兴替盛衰,抚今伤昔,写下了这首感慨遥深,婉而多讽的七律。感慨遥深指其思想感情,婉而多讽言其情韵风调。
7、借代
借代,是指在诗词中,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的词句。运用借代手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所写的生动活泼形象,读来印象鲜明,富有感情色彩,增添作品的感染力。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以特征、标志代本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苏轼《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宋高宗《曲枝》)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欧阳修《蝶恋花》)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苏轼《将进酒》)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赵嘏《长安晚秋》)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以颜色代本体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张先《天仙子》)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苏轼《水龙吟》)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姜夔《鬲溪梅令》)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苏轼《赋得古原草送别》)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陆游《八声甘州》)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以部分代整体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苏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元稹《忆江南》)
(4)以具体代抽象
故人具鸡黍……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苏轼《春望》)
(5)以工具代本体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刘禹锡《陋室铭》)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秦观《踏莎行》)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6)以专名代本体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燕歌行》)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苏轼《兵车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苏轼《长恨歌》)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商隐《南园十三首(其五)》)
(7)以人名代本体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8)以结果代原因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陆游《蝶恋花》)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西厢记》)
8、通感
刘鹗《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第2回: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人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作者运用了通感手法,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吕氏春秋·本味》中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的句子,实则就是运用了了通感词句,把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的情景。
如,苏轼《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其中,晨钟云外湿中的湿字就是运用了通感,即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诗人借此表达了所闻钟之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的情景。
在中国古代散文中,通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主要介绍三种:
(1)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李商隐《蝴蝶飞》: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2)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
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3)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
杨万里《又和二绝句》:
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一生情重嫌春浅,老去与春无点情。
在中国古代散文中,通感往往与隐喻、拟人等词句合用。钱钟书说过:本联想而生通感。也就是说,必须借助想象与联想,才能把一种感觉挪移到另一种感觉上。这样,才能如梅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总之,在中国古代散文中,通感的审美效用就是能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态的动态化,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使散文的意境更为高远,构成特殊的艺术美,从而增强散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新鲜隽永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