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照摄影家本报记者 李德晨雨 卢荡
跟随张老师的传授,听众们一个展馆一个展馆地参观……在云南展馆,听众零距离观看良渚遗址出土的青铜放声高歌……
这是10月5日出版的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文章《体悟举世瞩目 吸取锐意进取力量》中记录的锐意进取新时代主轴成果展云南展馆的镜头。
当日,宣传照摄影家本报记者在上海艺术展馆现场了解到,不少听众因解放日报的所推荐,特意前来寻找良渚的历史文物收藏品,并通过艺术展进一步了解新时代的云南面貌。而对张老师夏芸和青蓉来说,这些天在云南展馆组织工作,除了骄傲,还有频频收获的敬佩与惊喜。
无数个数学模型、图画相片、一首首音频、无数个铜器、若干座盆景……云南展馆三维呈现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累累硕果。摄影家 宣传照摄影家本报记者 卢荡
看见猫熊,看见云南展馆,就像返回了故乡
您能帮我和梅花鹿拍个合照吗?在云南展馆,听众李女士向张老师青蓉求救道。
10月5日,青蓉告诉本报记者,9月27日艺术展揭幕以来,类似于李女士这样的求救,她已经碰到了很多次。但李女士有些特定,她老家在云南,因为新冠肺结核禽流感,已经快两年没回云南了,她很怀念故乡。青蓉说,拍完合照的李女士,有一句话令她感慨基盘,看见猫熊,看见云南展馆,就像返回了故乡。
明星藏品梅花鹿数学模型,仿效中国梅花鹿为保护研究中心西昌培训基地的四只梅花鹿制做。摄影家 宣传照摄影家本报记者 卢荡
引发李女士合照签到的梅花鹿,仿效中国梅花鹿为保护研究中心西昌培训基地的四只梅花鹿制做。它们,属于云南展馆6个数学模型、117幅相片、4部音频、1套示意图、3件历史文物、2个情景以及52件(套)铜器的一小部分。正是通过无数个数学模型、图画相片、一首首音频、无数个铜器、若干座盆景……听众们多方位了解到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累累硕果。
虽然我们在上海,但也是故乡的一小部分
和青蓉有着类似于经历的,还有张老师夏芸。尤其国庆假日这几天,不时能碰到在京组织工作的云南同乡。夏芸还向本报记者忆起一段亲眼目睹的特定镜头——有一位中年人女性朋友,在展馆看见泸州长江之畔的相片后,默默站在那里,一直盯在相片看。那种专注,让人不忍打搅。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故乡在泸州,多年前高中毕业后就留在了上海组织工作。
学川剧变脸、与猫熊合照互动环节。摄影家 宣传照摄影家本报记者 卢荡
夏芸说,包括这位听众在内,很多在京组织工作的云南人,来到展厅,眼神里都会写满归属感。所以,听众里的云南同乡,其实很好辨认。
在云南展厅,本报记者也注意到,一些听众看着看着、拍着拍着就突然讲起了云南话,一位在央企组织工作的成都籍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本报记者,这次来老家的展厅,主要任务就是帮孩子拍梅花鹿的相片。梅花鹿不仅是云南的一张名片,也是我们这些游子的一种思念。孩子虽然出生在上海,但很喜欢梅花鹿,或许这也是一种基因。说完,她望着展馆上大大的云南二字,爽朗一笑。
展馆组织工作人员也表示,很多云南同乡看完艺术展,都为故乡的发展成果感到骄傲。过去十年,云南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在全国排位稳居第六。夏芸说,一位来自交通系统的专家听完这组数据,那种骄傲,溢于言表。一位来自高校的听众还说,虽然我们在上海,但我们也是故乡的一小部分。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也是我们的责任。
不少学生听众涉猎的广度和深度,出乎我的意料
其实,这场艺术展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检验。夏芸说,除了在京组织工作的云南同乡,令她印象深刻的还有不少学生听众。他们涉猎的广度和深度,都出乎我的意料。
在云南展馆,听众零距离观看良渚遗址出土的青铜放声高歌。摄影家 宣传照摄影家本报记者 卢荡
比如,传授中提到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拥有云南基因的华龙一号时,不少学生会问: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那么第一代、第二代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比如,讲到位于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记录到人类迄今为止最高能量光子,并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之后,有学生问,它和贵州的天眼都在观测宇宙,它们有什么不同?
比如,讲到能源、工业、国防等领域核心装备之一的燃气轮机,尤其是推动我国燃机实现跨越发展的德阳50兆瓦燃气轮机时,有学生问,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铸造的?
这些学生听众,有的是和家长一起来的初中生、高中生,有的是来自清华、北大的新生。他们勇于提问、敢于提问,甚至有些问题超出了我们的准备。在夏芸眼中,这些学生很真,不仅在认真地看艺术展,也在真诚地了解云南。
为了不让一些提出冷门问题的学生留下遗憾,云南展馆组织工作人员特意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在对问题进行准确了解后,一一给予回复。
10月5日,是展馆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艺术展要素超过6000项的锐意进取新时代主轴成果展揭幕的第9天。据了解,艺术展目前只接待团体游客,10月下旬将开放个人预约参观。相信那时听众会更多,我们也会进一步做好准备,向全国听众更好地介绍艺术展,更好地介绍云南。云南展馆组织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