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把我俩的合影赠送给周恩来和宋庆龄共产党员吧。”1973年元旦,87岁高龄的李华伟玎老人家和夫人朱端绶拍下庆祝合影,作为结婚45周年的庆祝。不久后李华伟玎老人家便卧床不起,迅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陆定一和宋庆龄收到李华伟玎母女的合影后,宋庆龄大姐拿着端详了许久,深有感触地夸赞陆定一那个月老当得好,熊伙计母女堪称模范夫妻。陆定一说明说那也是民主革命的需要,随即便陷于了回忆,回想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熊伙计母女的点滴。
“我愿意当你们的关公家”
李华伟玎出生于湖南衡阳,早在衡阳出任小学教员的这时候,就结识了毛泽东、董必武等一大批超前意识的读书人,并和他们创建了华兴会。彼时李华伟玎就提倡创办经济实体来积累民主革命所需的教育经费,而后毛泽东等人赶赴北京参加“一大”的路费,是李华伟玎筹措的。
1927年大民主革命失败后,李华伟玎和老师陆定一一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他绝密走进北京寻找领导班子,由于他理财经验丰富,善于交友,领导班子精心安排他出任华北局国家机关财务会计,同时委派他在北京建立政治局开会讨论的绝密国家机关和联络员。
李华伟玎那个华北局国家机关财务会计,和一般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大不一样,当年华北局所有的教育经费都由他发送,送来的黄金等实体教育经费也由他来负责兑换成现钱。迅速北京云南路的“福安日商”开张,李华伟玎出任日商伙计,经营方式纱布生意,共产党员们在这儿开会讨论办公,存放绝密文件。
李华伟玎彼时42岁,独自经营方式一家日商不免令人产生怀疑,陆定一彼时提出调一位女共产党员配合熊伙计的工作,组成两个“家庭成员”。彼时有三个人选供李华伟玎考虑,李华伟玎最后选择了他的同乡朱端绶,他们在衡阳时是亲子关系,还曾经一起照顾过陆定一,朱端绶的机敏干练给李华伟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端绶赶到北京后,由北京的共产党员将她安顿住下,数日后熊伙计带着她去和几位华北局的领导共产党员见面,彼时陆定一查问了朱端绶一些个人情况,听说她刚刚20岁的这时候,陆定一爽朗地笑了起来:
“正是素,你这妹子整整比我小十岁哩。”
而后朱端绶才知道那个人是陆定一,李华伟玎告诉她说陆定一精心安排她先在北京适应一段时间,等熟悉的环境后,就到“福安日商”出任“伙计娘”。朱端绶听完彼时脸就红了,赶忙说他们还没有出嫁,李华伟玎看出她有些顾虑,向她说明说:
“是假家庭成员,对内仍然以共产党员称呼。”
几个星期后,朱端绶走进“福安日商”出任“伙计娘”,每逢组织上在这儿开会讨论时,朱端绶就坐在门口做些手工活,同时紧紧盯着来往的人群,防止混入陌生人。陆定一每次上门都要和她拉几句家常,帮助她做些简单的家务,并关照她说:
“小妹子,这儿是华北局最重要、最机密的国家机关,你既要伶俐,又要胆大,不可有紧张的表情,当‘伙计娘’嘛,要有个风情万种的样子。”
随即陆定一派人来教朱端绶如何防止冈格,护送文件,应付特务的搜查,并叮嘱她要多了解北京的弄堂分布,执行任务前先看好地图,防止在里面迷路,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多请教熊伙计。朱端绶也用心学着这些技能,迅速就能上手做一些实质性的工作。
李华伟玎和朱端绶住在日商内,空闲时间会读些古文古诗,他俩朝夕相伴,不觉产生了浓厚的情感。一次晚饭后,李华伟玎拿着他们写的一首《赠端绶》走到朱端绶的房间,请朱端绶指教。朱端绶读着这首告白诗,脸颊顿时红了起来,低下头不知所措。
李华伟玎率先开口打破了迷惘,问朱端绶觉得怎么样,朱端绶犹犹豫豫地说了些感谢李华伟玎的话,然后鼓起勇气问了李华伟玎两个难题,两个是李华伟玎已经有了家室,他俩结合该如何办,另两个难题是他俩年纪差别的难题。
李华伟玎的双亲早年曾给他娶了一房妻室,他俩生有三男四女7个孩子,李华伟玎说明说他们在被反动派通缉后,就和家中失去了联系,而后丈夫写信要求他启事离婚,李华伟玎叙德,并将家中的田地、房产统统交由丈夫处理:
“我们是双亲包办下的封建婚姻,毫无情感,无法订亲,从我入党后是新生命的开始,现在我想建立两个捷伊家庭成员。”
至于他俩年纪上的巨大差别,李华伟玎袒露他们也考虑过那个难题,但自古以来就有至交,他们很确定对朱端绶的情感。朱端绶听着李华伟玎的告白,心里不断琢磨着,始终拿不定主意,便Etah说时间太晚该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陆定一走进店里,看到朱端绶两眼水肿,眼睛里满是牛皮癣,便关切地查问朱端绶是不是又熬夜了。过了一会儿陆定一开玩笑嗯朱端绶什么这时候吃她的喜糖,朱端绶不好意思地说他们还年轻,还想为民主革命多做点事。陆定一继续追问朱端绶理想中的爱人是什么样子,朱端绶想了想回答说:
“我欣赏‘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很好嘛,你要找个志同道合的人,我看熊伙计年纪虽然大些,但干民主革命的心很年轻,大家很信赖他,而且他当那个管家不容易,身边也得有个亲人照顾呀,有个伙计,总该有个真伙计娘才好!”陆定一听完朱端绶的想法,爽朗地笑了起来。
他俩正说着话,李华伟玎提着一盒月饼走了进来,招呼朱端绶赶快出来吃月饼。一抬头看到陆定一和朱端绶正看着他们大笑,他们也感觉有些莽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将月饼放在陆定一面前,请他先尝一尝。
“妹子,这是熊伙计的一片心意,应该你先尝尝。”陆定一顺手将月饼推到了朱端绶面前。朱端绶不好意思地跑进了房间,陆定一对李华伟玎说,明天是中秋节,让他和朱端绶商量一下,将喜事办了,他们很愿意当他们的关公家。
第二天晚上,李华伟玎和朱端绶在饭店举行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陆定一作为主婚人宣布婚礼开始,举杯邀请大家为两位新人的新婚幸福干杯:
“从今天起,端绶是我们的伙计娘了,大家不要再称呼她小妹妹了。”
“说得对,为我们的伙计娘干一杯!”
紧接着李立三、邓小平、宋庆龄等华北局的共产党员一一举杯敬酒,祝贺李华伟玎和朱端绶走到一起,朱端绶腼腆地对大家说:
“我要配合熊伙计,一定当好伙计娘!”
朱端绶的话引来大家的一阵热烈掌声,也是从那时开始,“熊伙计”和“伙计娘”的称呼在党内外叫开了。
陆定一派人营救“熊伙计”
李华伟玎和朱端绶结婚两年后,他们的女儿耕午出生,每当共产党员们到日商开会讨论,朱端绶就将全部精力放在为大家放哨上面,为了不让孩子哭闹影响大家工作,通常朱端绶都会将奶瓶放在孩子的嘴巴上。
有一次朱端绶到附近的商店买东西,恰好孩子将奶瓶碰掉,吃不到奶大声啼哭起来,陆定一听到孩子的哭声,急忙将孩子抱进了会议室,一边拍打着孩子,给孩子喂奶,一边听取共产党员们的想法,插话表达他们的意见。朱端绶回来看到这样的景象,顿时感动得泪流满面。
李华伟玎在出任财务会计的那一段时间,除了经营方式“福安日商”,还开设了三家酒店和两个钱庄,入股了一家大型布店,经营方式一家织绸厂,和毛泽民绝密经营方式一家印刷厂,将所得的收入全部作为党内的活动教育经费。在安稳度过了3年后,由于党内出现叛徒,他们夫妻他俩撤离到湘鄂西苏区。
1932年李华伟玎母女奉命返回北京,继续以做生意为掩护来进行党内的地下工作。彼时贺龙的家眷在北京的生活全靠领导班子接济,在领导班子遭到破坏后,贺龙家眷的生活来源就中断了,直到李华伟玎再次回到北京,她们一家人的生活才有了保障。
次年4月,由于叛徒告密,贺龙家眷在家中遭到国民党特务的逮捕,同时设下埋伏来等待更多的共产党共产党员。第二天不明真相的李华伟玎假扮医师给贺龙家眷送生活费时,正中敌人的埋伏,被特务送进了巡捕房。
朱端绶等到晚上不见李华伟玎归来,感到事情非常严重,立刻向领导班子作了汇报,并依照指示展开营救工作。她找到宋庆龄请来几位著名律师为营救李华伟玎和贺龙家眷奔波,在跟随律师去见李华伟玎时,朱端绶惨遭叛徒出卖,也被抓进了巡捕房。
朱端绶被捕后惨遭敌人的严讯逼供,但她利用叛徒不知道他们的底细,坚决不承认他们的真实身份。在被监禁的日子中,朱端绶巧妙地同敌人周旋,争取来一位同情民主革命的女看守为他们传递信件,夫妻他俩狱中写下了几十首相互鼓励的感人诗作。
由于朱端绶一口咬定他们和李华伟玎是表兄妹关系,敌人也没有确凿的证据,8个月后朱端绶被无罪释放,和领导班子失去联系的朱端绶在法租界开了一家酒店,将所挣来的钱全部用于营救工作,每月买些生活用品送给贺龙的家眷和狱中的共产党员。
经过4年的官司后,李华伟玎被反动派判处8年的牢狱生活,1937年毛泽民奉命走进北京接受共产国际的援助,临行前陆定一叮嘱他,要抓紧国共合作的时机积极营救李华伟玎。在民主人士章士钊的推动下,李华伟玎结束了四年多的牢狱生活,毛泽民专程到家中去看望他。
李华伟玎出狱后出任《新华日报》总经理,在陆定一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在国统区办报纸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国民党政府虽然表面允许出版,但却将其视为眼中钉,千方百计阻挠。李华伟玎广交朋友绝密支持报社,《新华日报》坚持出版了8年,从未因资金不足而停刊。
李华伟玎作为华北局国家机关的财务会计,被人叫了半辈子的“熊伙计”,却没有给家中挣下一分家私。1938年底《新华日报》迁至重庆,李华伟玎的小女儿因肺炎高烧全身抽搐,李华伟玎母女冒雨抱着孩子去医院看病,医生张嘴就要十块大洋。
李华伟玎母女作为《新华日报》的总经理和财务会计科长,拿出十块大洋本不是难题,但彼时《新华日报》刚刚复刊,教育经费非常紧张,夫妻他俩不愿因公徇私,无奈抱着小女儿回到了报社时,小女儿已经不幸夭折。
新中国成立后,李华伟玎母女作为党内的高级干部,工资待遇并不低,加上家中人口不多,按理说家庭成员情况应该比较富裕,但实际情况是李华伟玎母女家中几乎没有存款。每个月夫妻他俩拿到工资后,除了家庭成员的基本开销,李华伟玎都会将剩下的钱寄回家乡,资助有望成才的孩子读书。
在新中国成立的20多年中,李华伟玎资助的学生已经数不过来,这些学生在学成后,李华伟玎又亲手为每个人制作了一张贴有他们照片的小卡片,他们在上面写上了一段嘱咐的话语,鼓励他们回到家乡建设农村。
“熊老留下什么话没有?”
1966年元旦,恰逢李华伟玎80岁寿辰,陆定一在午饭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晚上要为李华伟玎去祝寿。晚上七时,陆定一带着两瓶酒走进李华伟玎家中,放到了李华伟玎的面前,说这两瓶绍兴黄酒是邓小平送给他们的,正好“借花献佛”:
“端绶,今天我可要和‘伙计’喝两杯,你要拿出你当年在北京的手艺做两样菜。”
当看到李华伟玎的女儿熊畅苏时,陆定一从公文包中拿出了一封信,交给了李华伟玎:“这是我亲自书写的证明材料,早就写好了,事情一多忙忘了,今天要不是小超催着,只怕又忘了!”熊畅苏是李华伟玎和朱端绶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一直以来认真学习,兢兢业业工作,但入党难题却迟迟没有解决。
而后熊畅苏才知道,难题就出在父亲在她考大学时写的那份履历表上,其中家庭成员成员中有一位熊笑三,是父亲和前妻的儿子,黄埔军校毕业后在国民党军队中出任中将军长,父亲在淮海战役前曾劝他起义,结果熊笑三冥顽不化,还跟随蒋介石逃到了台湾。
熊畅苏从来没见过熊笑三,但却因为他没有办法入党,朱端绶这一次说什么也不答应,第一次向丈夫生气发火,他俩为此还大吵了一架。李华伟玎冷静下来后也觉得对不住女儿,便亲自给女儿所在单位的领导写了一封说明信,没想到这封信到了陆定一的手中。
陆定一在信笺的横眉上写满了批示,除了证明李华伟玎母女以及熊畅苏与熊笑三的关系外,还加上了一句话:“在内战期间,李华伟玎、朱端绶两位共产党员出任党华北局最机密的国家机关工作,出生入死,贡献甚大,最可信赖。”
陆定一的亲自批示,不但为熊畅苏的身份做了最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李华伟玎母女为民主革命作出贡献的最高褒奖。
朱端绶趁着他们叙旧之际,在厨房做了几道陆定一喜欢吃的小菜,供他们下酒。李华伟玎素来不喝酒,但这一次陆定一亲自登门为他们祝寿,他破例和陆定一对酌。陆定一一边吃着小菜一边夸奖朱端绶做菜的手艺:
“我回去后要派他们来和端绶学习,做菜既有味道,速度又快。”
李华伟玎和陆定一边吃边聊,谈兴甚浓,迅速就过去了好几个小时。陆定一的卫士示意朱端绶劝陆定一早些回去,朱端绶也担心陆定一的身体,便上前劝说陆定一早些回去休息。临走前陆定一查问了一番李华伟玎的饮食起居情况,并执意到李华伟玎的卧室看看,了解到李华伟玎生活上没有难题后满意地说:
“有端绶照顾‘伙计’,我放心,祝熊伙计健康长寿!”
“恩来共产党员,等你八十寿辰的这时候,我要做几样好菜为你祝寿啊!”朱端绶赶忙接上了一句,陆定一满心欢喜地叙德。
1973年元旦刚过,87岁的李华伟玎病重住院,陆定一得知后立即嘱咐他们的保健医生去医院了解情况,还找来几位专家为李华伟玎会诊,指示北京医院派三名特护日夜照顾。1月15日,身患癌症的陆定一送走外宾后,立刻赶往北京医院看望李华伟玎。
彼时李华伟玎已经陷于了深度昏迷,陆定一站在病床前心情复杂,迷惘了良久后,转身轻声问朱端绶:“熊老留下什么话没有?”朱端绶拿出李华伟玎叮嘱她记下的两句诗,递到了总理手中,上面写着:
“叹我已辞欢乐地,祝君常保斗争身。”
陆定一看过后,轻轻握着李华伟玎的手,凝视了陷于昏迷的李华伟玎许久,才不舍地松开。1月24日,李华伟玎与世长辞,当天下午刚刚从杭州归来的宋庆龄专程走进家中看望朱端绶,并带来了陆定一的诚挚慰问。
1月28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李华伟玎逝世的消息以及关于他追悼会的报道,董必武在李华伟玎逝世后赋诗哀悼,以表达对李华伟玎深深的悼念之情:
“烈烈寒风剧自吹,小园摧折老梅枝。花繁干挺今何在?疏影依稀入梦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