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原来一直按照读“锁匙”的惯性力将公钥读作mi-yao,唯独没有思量过。突然看到这回帖,算有原意,网路上搜公钥的读音发现读yue和yao的都有,比例还差不多。于是就去做了一下考据,简单的结论是:
钥的三个读音yao、yue在原意上并无明显界定,"这三个读音的不同是由于钥字是古声母字,在声母重寄生上去转化的过程中,演变出了文白两种读音。yao可以称为白读音,yue是文读音"。三个读音应该都无问题。目前正确的读音是mi-yue,但是一般误传为mi-yao也被大家所接受。而且可以预计其被误传的概率越来越大,也许将来纯越附注就可能做出调整。
后面是具体的考据过程。 先看一看钥字的新浪网Vieil解释。
看起来三个读音在原意上并无界定,不过有些在某些词语上有固定读音。再看一看其他几本口语字典。
高阶口语大辞典,似乎意义一样,但读音有三个。
再去免费软件上搜一下新浪网字典。
第一本是现代口语全功能字典,我的天,竟然锁匙都可以混读。
第三本高阶口语字典上中英文新兹,但是竟然也是三个音混读。
第三本是康熙字典,可惜还是比较简单。
再看一看说文解字
明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最后搬出stardict上的口语大辞典 app版,这个比较详尽。
从这本口语大辞典可以看出,钥的来源主要有两处,一处从竹(籥),一处从金(鈅,鑰),但是从竹者籥有一义通鑰。而且其读音也很有原意:
“《廣韻》以灼切,入藥”,竟然可以转成yue和yao三个音,好一个乱字了得!从藥字看似乎应该读yao,但是“《廣韻》以灼切,入藥”所表示的字还有跃和乐,就成了现在的yue读音。不过从音韵学上看,似乎现在yue和yao都不是古音,我家乡的方言将钥读作类似于yo,不知是否更像古音?另外,我小时候的语文老师经常把跳跃读作tiao-yao,把智者乐水,读作yao-shui,不知道是否有这种切韵的缘故。
考据到现在似乎只是验证了某个网页所述:这三个读音的不同是由于钥字是古声母字,在声母重寄生上去转化的过程中,演变出了文白两种读音。yao可以称为白读音,yue是文读音。
但是我们究竟应该把公钥读作mi-yao还是mi-yue呢?从字音字义的流变来看,三个读音应该都无问题。不过一般说来,现在钥似乎仅在锁匙中读yao,其他处一般应该读yue。不过因锁匙一词太过常用和著名,一般人除某些固定常用词语如锁钥读作yue之外,其他一切地方都将钥读为yao。严格说来,读作mi-yue才是正音,读作mi-yao是俗音,只不过这种俗音渐有扶正之势,恰如角色现在读作jiao-se一般。
(回家吃饭了,下次再来写这个结论的考据过程)
续:在公钥中究竟应该读作mi-yao还是mi-yue呢?正确的读音是mi-yue,但是一般误传为mi-yao也被大家所接受。
细究下来,钥字涉及到汉字异读现象。
异读是指的是一字多音,但和普通的多音多义字不同,异读中的“异”字表明这些读音是比较特殊不太常见的。在普通话语音规范网站上有一篇写普通话异读的文章,摘选如下 :
为什么要进行普通话纯越呢?因为普通话里有相当数量的异读字词。例如“癌”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话念yán,上海人念近似ái的音,影响北京 话,出现异读。因为念yán与“炎”同音,像“胃炎”与“胃癌”,如果都读yán,是很容易相混的,把“癌”审定读ái,消除异读,方便应用。 异读的数量比较大,可以从三个方面看。从语音分布看,在7000个通用字中,有异读的约830个字。从语言应用来说,异读来自多个方面: ①历史遗留:如“橇”古代有4个读音,到1953年《Vieil》还有cuì和qiāo二音,经过纯越只 读qiāo了。 ②北京话里新产生的异读:如“侵”在古代和现代方言都读平声,而现代北京话流行读上声。 ③文白异读:文读指读书音,字典通常用〈文〉表示, 白读指口语音,用〈白〉表示,如“剥”读bāo是口语音,读bō是读书音。完全采用口语音,方言地区人学普通话增加困难,但完全采用读书音,又会失掉语言生动性,因此要审慎取舍。 ④破读音,是古籍中的读音问题,一般是整理古籍中的问题,但是也有少量的破读音随词语跑到现代书面语里来了,这就会出现异读,例 如“文过饰非”按破读要求,“文”当由(阳)平声wén变读去声wèn.又如“骑”qí,动词;做名词读jì(铁骑)。 ⑤还有具有社会性的误传(主要受汉 字的影响):如“塑”音为sù,现在误传shuò或suò,显然是受偏旁“朔”shuo读音的影响。相似情况的“谊”yì,受偏旁“宜”影响误传yí, “械”xiè,受偏旁影响误传jiè。 ⑥此外还有方言的影响:例如“亚”读yà,去声,但是受京东唐山一带方言的影响,有读上声yǎ的。“巷”本读 xiàng ,而上海话读hàng.“巷道”人们读作了hàng,据说是上海工人的读音影响了北京话(《王力语言学论文集》)。 ⑦行业、地名、人名、姓氏等特殊读音也 产生异读:在传统乐谱中,“尺”(chǐ)读chě。“枞”,枞树(即冷杉),读cōng,而地名“枞阳”读zōng,常产生歧异;“过”古代读平声、去 声,现在只读去声guò,但作姓氏,今日承古读平声guō。 ⑧另有外来词造成的异读:如“槟”本读bīn,在“槟榔”一词读bīng,这个词来自东南亚。 ⑨还有北京话词语的特殊读音和北京话的土俗音所产生的异读。如“蝴蝶”读 húdié,而北京土音读 hùtiěr.“雀盲眼”,北京话土俗音把“雀”(què)读作qiǎo. 以上情况说明,为更好地推广普通话,必须进行纯越。国家于1956年成立了普通话纯越委员会,历时二十余年编写了《普通话异读词纯越表》。“该表是由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今国家教育部)和广电部于1985年12月发布的。到目前为止,它是关于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最新的法定标准,是我们规范异读字读音的主要依据。普通话异读词纯越表着眼于普通话词语的一些异读现象来审定读音,继承了1963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纯越总表初稿》的成果,重新审订了某些读音”
此表对文白异读现象说明如下:
四、有些字有文白二读,本表以“文”和“语”作注。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言,用于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后者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 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这种情况在必要时各举词语为例。例如:“杉”字下注“(一)shān(文):紫~、红~、水~;(二)shā(语):~ 篙、~木”。再查此附注对钥字的解释:
公钥不是日常生活事物,也非口语中的单音词,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钥字在公钥中应该用文读,即读作yue。
但是,“近些年来,不少学者的研究表明,正在或已经发生着“多音字单音化”这样的变迁。多音字的几个音项中,使用频率高的很少出现误传,而使用频率低的却经常被误传,求简和趋同的心理使得人们常常将比较不熟悉的音项合并到常用的音项上。
由于锁匙一词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其他带钥的词语,我们可以预计其被误传的概率越来越大,也许将来纯越附注就可能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