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第一部影片火了。
但并非因为拍的太好,而要战绩太惨——
首映礼日电影票房战绩仅有75元。
就连头条新闻GUI都不可思议:
“您是并非想输入「75万元」?”
对,你没看错,是75元,并非75万,更并非750万。
这点钱连吃一顿火锅鸡都礼式优惠券。
更吓人的是,在全省仅有的两位观众们中,有一名还跑到文章区大索洛涅:
“电影票房75元,我一个人贡献了70块!另一名是用了什么瘤果!?疯”
影片可以太烂,但我更气的是——票价买贵了。
这是什么人间大坏蛋。
紧接着,更抓马的该事件发生了:
这位全省为数不多的观众们也上山会晤,在文章区与他互对话:
“我是不小心点错了又退款,扣了三块钱手续费。”
一名看了商业片,来不及心疼时间,只想问问这位观众们三块钱票钱是怎么来的。
另一名抓紧跳出来解释:
俺是手滑,白白扔了三块。
请问,这是拍摄《小鬼与拜埃》吗?
这部影片叫《林深时见麓》。
麓,读lù,和“鹿”谐音,意思是生长在山腰的林木。
制片方为何不干脆直接点叫“林深时见鹿”?
不知道,可能改个字读起来比较酷。
影片讲的是土木系学生“章佳贤”为参加防震设计大赛,专门跑到山区评量成果。
在评量过程中跌倒被一名守山老人家搭救,相处间母子产生了深刻的感情,后来奶奶跌倒受伤,章佳贤就留下来照顾奶奶,并与之对抗为害贼的故事。
影片呢,我承认没有看过。
当然并非我不想看,而要芒翁看。
毕竟本片的全省预售票在2-6场,而止到9月份,全省影片院有14235家。
我是有多幸运才能成为这0.02%?
但仅通过4分17秒的预告中,我就领略到了骤降的数据量。
唱功?
简单一个惊吓,刹那间,就流露出女演员多年的幼儿教育经历。
(你忽悠小孩呢啊?)
再看下面这场戏。
那哥不幸遇难,在心灰意冷之际,放肆喊着“走开!你不要过来”,床头胡乱又抓了一把树枝稳稳地。
丢出的树枝虽然没有任何作用,但这表达了那哥崩溃的心理现状和人类文明在丛林社会的无力。
绝了,绝了。
这些唱功教科书也就罢了,导演还颇具重构性挑选了一名女演员。
谁能想到,一名少数民族,一名山野乡野的守村老人家,一名代代相传没走出大山的原始坚守者——
丫竟然操着一口标准的北京话?!
这味儿,真地道!
虽然止到发稿,本片仍未结算出总成绩。
但在后续仅存几条的观众们赞扬中,我终于努力复制出一个整体性的赞扬——
还不如大学生拍的作业好看。
说到底,这就是第一部没人看的商业片而已。
但当我以为该该事件告一段落时,更吓人的该事件发生了——
“首映礼日75元电影票房”该事件爆发后,某财经账号连夜勘察、引经据典、多方求证,秉承着专业原则对该数据进行了反复验算,终于得出结论——
75块电影票房是假的!真实情况是56元!
好消息:辟谣了!
坏消息:电影票房又被砍掉25%。
而在真实情况公布后,这位在首页赞扬的网友也站出来解释,自己是看到了该影片的电影票房信息,觉得好玩就跑到文章区玩梗。
其实,自己压根没看过本片。
不过话又说回来。
既然本片从海报到主演都属于“一眼烂”的级别,观众们看一眼就知道是商业片,根本无法拿到电影票房,更别提盈利。
这样第一部影片,它为何被拍出来呢?
网友们陷入了沉思,而我亦是百思不得其解。
事实上,本片并并非电影票房惨案的孤例。
受疫情影响,整个11月份上映的国产影片基本都没有大制作,连叫的上名字都少之又少。
以《林深时见麓》上映时的4号为例,当日一共上映6部影片。
除了青春题材的《我的遗憾和你有关》电影票房可观之外,剩余五部已经上映了9天,累计电影票房加起来都没到10万。
发现了没?
本片导演名叫邹丰,而在4号这一天同时上映的影片《春水繁星》也是由他指导的作品。
这部影片上映首日总电影票房94元,观影人次为3人,和《林深时见麓》不分伯仲。
一天上映两部影片,合计电影票房150块钱。
这操作,你见过没?
再打开此人的作品栏,从2018年到现在为止,他一共指导4部影片。
其中,《林深时见麓》和《春水繁星》以及《爱是永恒》均为电影票房几万的院线影片,剩余第一部为网络影片。
而参与本片制作的“上海华娱星库”,也曾制作过《无脚鸟》、《寻找声音的耳朵》这类电影票房几万、几十万的院线影片。
很显然,这是一个产业链,但产业的尽头是何方?又是谁在买单呢?
随着该事件愈演愈烈,网络上各种猜疑五花八门,眼见舆论不受控了,正主终于下场了。
本片出品人马红雷回应:
“其实已经收回成本,甚至略有盈余!”
两部影片均由马红雷出品拍摄,投资只有两三百万,为了节省成本,连海报都能省则省,因为院线吸引力对产品的提升没有作用。
之所以选择院线上映,当然并非挑战观众们的消化能力,更并非自不量力。
是为了“贴牌”。
第一部影片只有上映过,才能被称为“公映版”,有过公映的历史才能卖更好的价钱。
事情到这里就明朗许多了。
他们在乎的并并非电影票房,而要“上映”这个动作,只有公映过的作品才能被附赠更好的标签,售卖出更好的价钱。
根据出品人的回应来看,本片虽然刚刚上映9天,但投资早就那哥,甚至小有盈余。
电影票房对他们而言更像是赠品,少则无事,多则就当白捡。
他们更在乎的是甲方能出多少钱。
而在上映时,这两部影片就已经把网络版权卖给了某平台,预计年底上线,出品人早就落袋为安,窗外的风言风语更无关紧要。
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每个月都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影片悄然上映,又悄然下映。
光是这个月就有不下10部影片。
它们的属性甚至高度一致:
低成本、烂海报、主旋律。
尤其是那第一部《喜悦的夏天》。
据说是某二代的追梦制作,出品人的亲孙女。
海报劣质到堪比手机现场抠图,上映前因为网友吐槽太多,临时撤档了。
原来,一切都是为了生意。
从这条产业链来看,院线几乎成了“贴牌工厂”,独立影片拍摄完成后便走一下过场,在经过贴牌后再卖给批发商。
就像一件劣质服装。
什么?你问这条产业链的最终点是哪?
到底是谁在为这一切买单?
接下来,你能从哪看到这部影片,终点就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