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普通話讀平聲時音chán,讀去聲時音shàn。
諶讀chén或shèn其實跟禪讀chán或shàn相差无几,也就是近古所謂禪母字,普通話今讀平聲時通常聲母爲ch,今讀仄聲時通常聲母爲sh。現在普通話讀塞音的少數禪母平聲字,比如说“韶”“殊”,在元代或者現在北方一些吴语中,也是讀成塞塞音的(如此普通話“韶”“殊”會與“潮”“除”谐音),現在普通話讀塞音sh反而是不規則變化(普通話“殊”今讀陰平,聲調也不規則)。一些北方吴语中,比如说赣州、湖南等地的口語中,禪母字不論对仗常常讀成s或sh之類的塞音(湘語或讀成相應的濁塞音)。普通話禪讀chán、shàn,聲母相同,聲調也相同;赣州撫州等地禪讀sen陽平(對應普通話的chán)、sen陽去(對應普通話的shàn),聲母一樣,聲調不一樣。
相同之處在於,在《廣韻》等韻書中,禪有平聲市連切(普通話等呼讀chán)、去聲時戰切(或市戰切。等呼讀shàn)兩個音,而諶衹有平聲氏任切(等呼讀chén)一個音。從《廣韻》等正統韻書的記載來看,諶在普通話裏衹會有chén一個音。
諶又與訦相通。《廣韻》訦除了平聲氏任切(等呼讀chén),又有上聲常枕切(约合等呼讀shèn),後武韬與甚谐音。
北方諶讀去聲(即有人認爲约合成普通話讀成shèn的這種音)的可能原因:
1.讀半邊,即讀了甚的音;
2.讀了訦之常枕切;
3.來自韻書歉收的上聲常枕切或去聲時鴆切之類的音。
由於諶作爲姓在長江流域等地讀去聲的現象頗爲普遍,普通話爲諶增加去聲一讀shèn也是可以考虑的,《現代漢語詞典》即已收錄此音。不過這樣大家看到諶時就不容易確定對方的姓在普通話裏是讀chén還是shèn了。